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
D.学校周围禁止机动车呜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 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响度与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不同人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③声音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声音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④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人耳处、传播过程中和在声源处进行减弱.

解答 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页停止,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区分来人的,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C、声音是一种波,既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即具有能量,超声波在医学上能粉碎结石就是因为超声波具有能量,故此选项是正确的;
D、禁止鸣喇叭,是不让喇叭发出声音,是在声源处减弱,故此选项是错误的;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与声速大小有关的因素以及声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小军和小民班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他们按照图甲所示安装各种器材后,点燃蜡烛,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实验小组依次选取了不同的物距分别进行实验,同时记录下相关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如表.
探究实验记录表(凸透镜焦距f=10cm)
实验次数物体到凸透镜距离
(物距u/cm)
像的放大或缩小像的正立或倒立像的虚实
130缩小倒立实像
225缩小倒立实像
320等大倒立实像
416放大倒立实像
512放大倒立实像
68放大正立虚像
74放大正立虚像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将蜡烛移动到距离凸透镜15cm处,凸透镜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此像能(选填“能”或“不能”)用光屏承接.
(3)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成像情况: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二者成像特点的不同是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是正立放大的.
(4)小明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之后,用凸透镜看“照相机”三个字,并在笔记本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其中A图和B图是画错的,C图反映了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子弹击中一块木板后静止在木块中,温度升高(  )
A.子弹中分子的热运动也停止了
B.子弹与木板接触后进入木板,这是扩散现象
C.木板的温度肯定比子弹的温度高
D.子弹具有的内能肯定增大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如图所示的杠杆OC中,O是支点,若F1是动力,F2是阻力,作出F1、F2的力臂L1、L2,并保留作图痕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所示,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玻璃筒里放一小团硒化棉,用力把活塞迅速下压,棉花就会立即燃烧.根据该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活塞下压过程中,气体的内能减小
B.棉花燃烧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气体容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小
D.活塞下压过程的能量转化形式与热机做功冲程能量转化形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蜡烛通过凸透镜成像如图所示,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造的光学仪器是(  )
A.潜望镜B.放大镜C.幻灯机D.照相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一束光射向一块平板玻璃砖.画出这束光通过玻璃砖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为了测定地球距离月球间的距离,小军同学想到利用超声波来完成这个目的,他的方案是否可行否(选填“是否”或“否”),理由是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