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测量电流的仪表叫做电流表,每个电流表有一定的量程.

分析 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实验室常用电流表有“3”、“0.6”和“-”三个接线柱,当“3”和“-”接入电路时,量程为0~3A,对应的分度值为0.1A;当接“0.6”和“-”时,量程为0~0.6A,对应的分度值为0.02A.

解答 解:电流表是测量电流的仪表,实验室常用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两个量程,其他电流表也有一定的量程.
故答案为:电流;量程.

点评 电流表作为最常用的电学测量仪器,对它的认识和使用我们应该熟练掌握.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温度越高的物体所含的热量越多
B.物体温度为0℃时内能为零
C.双手互搓,手的内能会增加
D.热量可自动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里氏8.1级地震,为了及时了解受灾情况,相关部门利用了飞机航拍和卫星遥感技术.飞机航拍只能在白天进行,利用的是地面物体反射(选填“反射”或“折射”)的可见光来拍摄,拍摄时物体距离相机的距离在2倍焦距以外.而卫星遥感则可以昼夜不停的工作,因为它不仅可以感知可见光(选填“可见光”或“不可见光”),还可以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选填“紫外线”或“红外线”).
体育运动中,科研人员经常利用频闪摄影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分析与指导.频闪摄影就是摄影光源在有节奏的闪光时,从光源射出的光线照射到运动员身上发生漫反射,又通过摄影机前的凸透镜形成倒立缩小实像.观察图中照片,可知频闪摄影时要求背景较暗(填“亮”、“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物理学中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因为它超过了人类听觉的上限,不再引起耳膜的振动;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因为它已经超出了人类听觉的下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三个规格相同的锥形瓶内,分别装有质量相同,初温相同的煤油或水.
(1)为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应只闭合开关S2,断开其它开关,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变化.
(2)为比较水与煤油的比热容大小,应只闭合开关S2、S3,断开其它开关,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试验中,小雨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为3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连线不得交叉).要求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发生故障的原因可能是B
A、灯泡断路   B、灯泡短路    C、滑动变阻器断路   D、滑动变阻器短路
(3)小强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到某处,电压表的示数为2.2V,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左端滑动.(选填左或右)
(4)改变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多次测量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和他两端的电压,根据记录的数据,小雨画出了小灯泡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0.625W.
(5)小亮利用该电路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他将小灯泡换成多个定值电阻R,保持电压表示数始终为2V,多次更换阻值不同的定值R,并记录各次电流表的示数,若不更换其他器材,为了能够完成实验,更换电阻阻值不能够大于4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近视眼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B.远视眼只能看清楚远处的物体,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C.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
D.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机械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用功越多的机械效率越高B.总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
C.机械效率一定小于1D.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关于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铁球落地实验激起了小华强烈的探究兴趣,小华查阅资料了解到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只在没有空气的空间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如果空气阻力的作用比较小,可以忽略,物体的下落也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物体下落的快慢到底与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华有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猜想二: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猜想三: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他准备了质量为7.9g的实心小铁球和8.9g的实心小铜球,并采用数字计时器较准确地测量了它们在空中自由下落的时间,如下表:
实验序号质量/g下落高度/cm下落时间/ms
7.9100444
8.9100444
7.950316
(1)为验证猜想一,应比较实验序号①和③,结论是在物体质量相同时,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下落的高度有关;
(2)由①和②两组数据可得: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
材料ρ/g•cm-3
2.7
7.9
8.9
(3)为验证猜想三,同学们一致认为需要添加一种器材,为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应选择的器材是乙(选填“甲”或“乙”);
甲:质量为2.7g的实心小铝球
乙:质量为5.4g的实心小铝球
(4)小君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让两片完全相同的纸(一张平展,另一张团成小纸团)同时从三楼由静止开始下落,她发现二者不同时(选填“同时”或“不同时”)着地,由此她猜想物体下落的快慢可能还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