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某同学要将水和硫酸铜溶液装入量筒中做“液体扩散”实验,已知水的密度小于硫酸铜溶液的密度.装好液体后,处于量筒底部的液体是硫酸铜溶液.装好液体的量筒所处的环境温度越高,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扩散得越快.

分析 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现象.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 解:硫酸铜溶液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如果量筒底部是水,上方是硫酸铜溶液,在重力的作用下密度较大的硫酸铜溶液会迅速向下运动.所以为了观察液体的扩散现象,量筒底部的液体应该是硫酸铜溶液;
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所以温度越高,两种液体颜色变均匀所用的时间越短,说明扩散速度越快.
故答案为:硫酸铜溶液;快.

点评 此题考查了实验方案的优化和扩散现象的影响因素,优化实验方案,可以保证实验结论正确,现象明显.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明利用标有“6V 6W”的灯泡L1和“6V 3W”的灯泡L2进行实验.

(1)当L1正常发光时,电阻为6Ω.
(2)如图甲所示:OA和OB分别为通过灯泡L1和L2中的电流随两端电压变化关系的曲线.现将两灯连入图乙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要使其中一个灯泡正常发光,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读数是2V,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4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图甲是演示手握金属棒可以产生电流的实验装置,位于左侧的铁棒、铝棒和铜棒分别与检流计的正接线柱相连;位于右侧的铜棒、铝棒、铁棒分别与检流计的负接线柱相连.实验装置中六根金属棒跟检流计的线路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通过检流计可以观察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及方向.小云用该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的步骤如下:首先用左手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铝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然后,左手仍握住左侧的铁棒,右手握住右侧的铜棒,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方向与第一次偏转方向相反.请你写出小云所探究的问题是手握金属棒产生的电流的方向是否与金属棒的材质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箱子,但没推动,则与推力相平衡的力是(  )
A.箱子受到的重力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D.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位于b端,此时电阻R1和R2的功率相等.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b端滑到中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的总电阻变小
B.电阻R1的功率小于电阻R2的功率
C.电阻R1的电流变化量小于电阻R2的电流变化量
D.滑动变阻器的电流变化量小于电阻R2的电流变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6.如图所示,用杠杆将物体A吊起,O点是支点,请画出拉力F1的力臂L1和物体A所受的重力G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的现象或情景中,成实像的是(  )
A.
    山的倒影
B.
 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C.
用放大镜鉴赏邮票
D.
用照相机照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0.在水平地面上,用50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为100N的小车匀速前进10m,所用时间为20s,求这一过程中:
(1)小车的速度;
(2)拉力所做的功;
(3)拉力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红在海边捡到一个精美的小石块,她想测量该石块的密度,于是利用家中的长刻度尺、两个轻质小桶(质量不计)、细线、水杯、水,设计并进行了如下试验:
(1)用细线将刻度尺悬挂在晾衣架上,调整悬挂点的位置,当刻度尺在水平位置平衡时,记下悬挂点在刻度尺上的位置O.
(2)向水杯内倒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处做一标记,如图甲所示.
(3)将石块浸没在该水杯内的水中,不取出石块,将杯中的水缓慢倒入一个小桶中,至杯内水面下降到标记处(石块未露出水面),此时小桶中水的体积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石块的体积.
(4)将石块从水杯内取出,放入另一个小桶中,将装有石块和水的两个小桶分别挂在刻度尺的左右两端,移动小桶在刻度尺上悬挂点的位置,直到刻度尺在水平位置恢复平衡,如图乙所示,记下这两个悬挂点到O点的距离分别为l1和l2,则石块的密度ρ=$\frac{{L}_{2}}{{L}_{1}}$•ρ(用l1、l2和ρ表示)
(5)实验结束后,小红反思自己的测量过程,由于从水杯内取出的石块沾有水,导致最后的测量结果偏大(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