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所示,工人用滑轮组将一重为12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拉力为50N,(不计绳重和摩擦)
求:(1)此时拉力所做功: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若仍用该滑轮组把重为17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 (1)已知拉力的大小和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以及物体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求拉力做的总功.
(2)已知物体的重力和物体升高的高度,根据公式W=Gh可求克服物体重力做的有用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就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3)滑轮组不变,说明所做的额外功不变,因不计绳重和摩擦,额外功就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根据公式W=Gh可求动滑轮的重力,根据机械效率推导公式η=$\frac{{W}_{有用}}{{W}_{总}}$=$\frac{Gh}{({G}_{动}+G)h}$=$\frac{G}{{G}_{动}+G}$可求当物体重力变化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解答 解:(1)拉力所做的功W=Fs=3Fh=3×50N×2m=300J.
(2)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W有用=Gh=120N×2m=240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frac{{W}_{有用}}{{W}_{总}}$×100%=$\frac{240J}{300J}$×100%=80%.
(3)因为不计绳重和摩擦,所以做的额外功就是克服动滑轮重力做的功,
即W=W-W有用=300J-240J=60J,
动滑轮重力G=$\frac{{W}_{额}}{h}$=$\frac{60J}{2m}$=30N,
当该滑轮组提升一个重为170N的物体时,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frac{{W}_{有用}}{{W}_{总}}$=$\frac{Gh}{({G}_{动}+G)h}$=$\frac{{G}_{1}}{{G}_{1}+{G}_{动}}$×100%=$\frac{170N}{170N+30N}$=85%.
答:(1)拉力所做的功为300J.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3)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5%.

点评 本题考查总功、有用功、机械效率的计算,关键是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重点是知道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难点是机械效率变形公式的推导.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物态变化现象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来了,冰雪消融
B.夏天在教室地上洒在的水变逐渐变干
C.秋天到了,草叶上会凝结晶莹的露珠
D.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在下面的哪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  )
A.小华努力推车,但没推动B.小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明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D.小丽把一桶水从井中提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钩码,分别做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在图表中.
实验次数钩码所受重力G/N提升高度h/m拉力F/N绳端移动的距离s/cm机械效率
120.11.00.3667%
240.11.70.378.4%
360.12.40.3
(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2)在第3次测量中,机械效率为83.3%.
(3)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同一滑轮组,提升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填“高”或“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小华和小红在广场看到小朋友玩套圈游戏(如图甲所示)时,发现水平抛出的套圈落地时的水平距离不尽相同,善于思考的他们想:水平抛出物体的落地点到抛出点的水平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于是他们按图乙所示方法,找来圆弧轨道、两个质量不同的小钢球进行探究.
探究前,他们提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1:与抛出小球的质量有关;
猜想2: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有关;
猜想3:与水平抛出点的离地高度H有关.
如表是他们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
实验
序号
钢球质量
m/g
轨道末端水平部分离地面的高度
H/m
小球在轨道上由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m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s/m
落地点与抛出
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s2/m2
11000.50.10.450.2
22000.50.10.450.2
31000.50.30.770.6
42001.00.10.630.4
51001.00.20.890.8
62001.00.31.091.2
(1)分析实验序号为1、2的两组数据可知,猜想1是错误的;
(2)分析实验序号为1、3或4、6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的平方与小球在轨道上静止释放时的高度h成正比;
(3)综合分析表中所给数据,请你写出s与h、H之间的关系式:s2=4H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立刻去接触一个带电情况未知的小球,带电橡胶棒与小球相互排斥,则小球的带电情况是(  )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不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阅读短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滑雪
        当滑雪者从雪山顶峰风驰电掣般下滑时(图),你是否想到为什么白雪轻飘飘、软绵绵的,却可以承托高速奔驰的滑雪者呢?
          白雪内右很多小孔,小孔内充满空气.踏着滑雪板的人把重都压在滑雪板上时,雪内的空气就会被逼出;因此,滑雪板不是与雪地直接接触,而是在一层气垫上滑行.这层气垫不但对滑雪板施加一个向上的托力,并且减小了雪地与滑雪板之间的摩擦. 
         然而,这层气垫只能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如果滑雪者在雪地上停留超过一秒,就会沉下去.
(1)滑雪板可以轻易再雪地上滑行,是由于:滑雪板与雪地之间形成气垫,减小了滑雪板与雪地的摩擦.
(2)若滑雪板的长1.5m、宽12cm,滑雪者的速度最小为1.5m/s,他才能不会再雪地上下沉.
(3)若滑雪者与滑雪板总重为720N,当其站立再水平雪地上时,滑雪板对雪地的压强为2000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1)如图所示,甲、乙两图的读数依次是37.3℃,130s.
(2)某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
①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上(填“上”或“下”)调节.
②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③当烛焰距凸透镜3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远离(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为了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小明设计了探究方案,用相同的斜面和小车、分别在木板、毛巾、棉布、做了实验,并把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接触面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S(单位:cm)18.3026.8335.50
(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2)这三次实验,始终让小车从斜面的相同高度处滑下,这样做的目的是小车到达水平面的速度相同.
(3)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一步推理可知,若水平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摩擦力),则小车会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