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①将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上.当它们处于如图甲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倒立、缩小(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②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a,若移动光屏,则将光屏靠近(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移动; b、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凹透镜(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在探究“某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①试管中的固体最好是粉末状(选填“块状”或“粉末状”);
②根据正确实验获得的信息,画出该固体熔化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所示,从图象可看出,该固体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试管内物质在第6min具有的内能小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在第7min具有的内能.

分析 (1)做实验时,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2)晶体和非晶体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表现在图象上,晶体熔化有一段图象是水平的,而非晶体是一直上升的;晶体熔化的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并且将吸收的热量转化为物体内能.

解答 解:(1)①做实验时,需要调整它们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因为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
②当物距变大时像距就会变小,如果不移动光屏就加装一个具有发散作用的透镜,所以应该放置一个凹透镜.
(2)①试管中的固体最好是粉末状,这样可以使固体均匀受热;
②由图可知,图象中变化曲线有呈水平方向的一段,就是晶体的熔化过程,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故该固体是晶体,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晶体的熔点为80℃,熔化过程中物体继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因此物体第6min时的吸收的热量小于第7min时吸收的热量,因此物体第6min时的内能小于第7min时的内能.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缩小; ②靠近,凹透镜;
(2)粉末,状晶体,小于.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此题通过一些实验操作,让学生巩固光屏、凸透镜、烛焰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具体应用.掌握晶体熔化时的特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沿东西方向直线运动的火车突然刹车,车厢里的乘客看到水平桌面上的小球朝着自己滚动过来(如图所示),若乘客是面朝西坐着的,则列车是向东(选填“东”或“西”)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电动自行车因为具有轻便、快捷和环保等优点备受大家喜爱,下表是某电动自行车的相关数据.若骑车人的质量是60kg,在10min内连续行驶3km,根据相关信息求:
质量m/kg40
行驶过程中轮胎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s/m28×10-3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75%
工作电压u/v32
速度v/(m.s-1)<10
骑车人的质量60Kg时的平均阻力F/N20
(1)该电动自行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在行驶过程中,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g取10N/kg)
(3)该电动自行车在10min内克服阻力所做的功(即有用功)?
(4)该电动自行车的有用功率?
(5)电动机的输入功率(总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了测定牛奶的密度,小明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左/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牛奶,用天平称出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为73.6g.然后把烧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量筒内牛奶的体积是20cm3;再称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牛奶的质量为22 g.
(3)该牛奶的密度为1.1×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学习了液体压强的知识后,小明想利用生活中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液体的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请你帮助他选择需要的物品设计实验并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选择物品:塑料瓶(无盖)、水、锥子
2.实验步骤、现象:用锥子在塑料瓶侧壁不同高度扎3个小孔,往瓶内装满水观察小孔喷出水的距离,观察到距液面距离越大的小孔喷出水的距离越远
3.实验结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液体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为了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部分同学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1: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猜想2:同一深度,方向不同,液体的压强可能不同;
猜想3:液体内部的压强,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1和猜想2,他们用压强计研究水内部的压强,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序号123456789
深度(cm)555101010151515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液面高度差/cm4.34.34.39.2 9.213.813.813.8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1)实验中我们是通过观察压强计液面高度差来判断液体压强的大小;在实验中,小强把探头直接放到水杯底部,这时A处的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脱开,他观察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相平;(填“相平”、“不相平”)
(2)保持探头在水杯底部,他把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连接好,再缓慢提高探头(未离开液面),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差变小;(填“变大”、“不变”、“变小”)
(3)为了验证猜想1,应选序号为1、4、7的三组实验数据;由实验可以判断猜想2是不正确(选填“正确”或“不正确”),并请根据你的判断在表格的空白处填上合适的数据9.2.
(4)为了验证猜想3是否正确,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小强又选择了酒精继续做实验,他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浸入酒精中,改变其所处的深度,发现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也出现有“4.3cm、9.2cm、13.8cm”,于是他得出: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无关.你认为他的探究方案是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你的理由是:没有控制深度不变.
(5)小莉没有用酒精实验,而是将橡皮膜的位置固定后,在水中加了两勺食盐(大约10克),待食盐溶解后,她发现压强计的高度差还是没有什么变化,你认为出现这种物理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加的盐太少,盐水的密度和水的密度近似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对冰雹在空中加速下落过程的分析(不考虑冰雹质量的变化和冰雹受到的浮力),正确的是(  )
A.冰雹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冰雹下落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C.冰雹受到的重力小于它受到的阻力D.冰雹的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杠杆中点为支点.
(1)在调节杠杆平衡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此时杠杆平衡(选填“平衡”或“不平衡”),接下来他调节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
(2)小明在杠杆两侧挂上钩码,调节钩码的数量和位置直到杠杆水平平衡,如图甲所示,此时小明将两边钩码同时向远离支点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后,杠杆左(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3)如图乙所示,小明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第一种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拉,其读数为F1;第二种弹簧测力计倾斜拉,其读数为F2.第一种实验方案更方便,两次弹簧测力计读数F1<F2
(4)图乙操作过程中,当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达到量程仍不能使杠杆水平平衡,你认为接下来合理的操作是将左侧的钩码向右移.(写出一条即可)
(5)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水平平衡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可能是:杠杆的自重影响了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小林在今年的体育考试中选择了实心球项目.在训练过程中,如图所示,实心球离开手后在空中飞行过程中(  )
A.重力势能先变大后变小B.动能先变大后变小
C.机械能先变大后变小D.最高点处动能为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