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家用电暖器,有“低温”“中温”和“高温”三挡,铭牌见下表(“高温”挡功率未知)。图乙为其简化电路原理图,S是自我保护开关,电暖器跌倒时S自动断开,切断电源,保证安全,只闭合开关S、S1为“低温”挡。若某房间室内空气质量为60kg,空气的比热容为 ,电暖器放出热量的50%被室内空气吸收,求
(1)家用电暖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家用电暖器“高温”挡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
(3)若该电暖器的“高温”挡正常工作20 min,此房间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度数。
【答案】(1)88;(2)7.5;(3)15
【解析】
(1)根据题意知道,当闭合开关 S、S1时为 “低温”挡,此时R1单独接入 电路,由 知道,“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
(2)由电路图可知,只闭合开关 S、S1时为“低温”挡,只闭合开关 S、S2时为“中温”挡, 当同时闭合开关 S、S1、S2时为“高温”挡,此时R1、R2并联,则电路的总功率
由 可知,此时正常工作的电流
(3)若电暖器的“高温”挡正常工作 20 min,则放出的热量
根据题意可知,空气吸收的热量
由可知,房间内的空气升高的温度
答:(1)家用电暖器“低温”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是 88 Ω;
(2)家用电暖器“高温”挡 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是 7.5A;
(3)此房间内空气温度升高的度数为 15℃。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为一个电阻暗盒,盒内有三个电阻,A、B、C、D分别为四根引线,现在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得到:RAD=2Ω,RCD=5Ω,RAC=3Ω,若用导线把B、D端连接后,测得A、C两端间电阻RAC=2Ω,如果不用导线把B、D端连接,则RBD的大小为( )
A.0ΩB.9ΩC.8ΩD.7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将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某位置(图中未标出)不动,且实验操作规范。他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的a点,调节光屏的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了烛焰清晰倒立放大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相同;
(2)他将蜡烛从 a移到b点后,再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变大。由此可推测,凸透镜在a的__侧(选填左或右)。蜡烛移动到b点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v 与焦距 f 的关系是___;
(3)为了粗测该凸透镜的焦距,小华上午第二节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点,小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实验室中发现了三种规格不同的小灯泡,上面分别标有 “4V 0.5A”,“6V 0. 6A”,“8V 0.4A”的字样。同学们想探究这三种灯泡正常 发光时的亮度跟什么因素有关,经过讨论后他们提出了三种猜想:
①灯泡上标有的 电压越大,灯泡就越亮
②灯泡上标有的电流越大,灯泡就越亮
③灯泡消耗的功 率越大,灯泡就越亮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同学们设计出了实验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于是他们找来了实验所需的器材,并动手连接电路。
(1)对照电路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乙的实验电路连接完整(电表量程的选择要符合实验的要求)______
(2)他们依次将三个不同规格的灯泡接入电路,都让其在正常发光的情况下,将实验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序号 | U/V | I/A | 灯泡亮度 |
1 | 4 | 0.5 | 较暗 |
2 | 6 | 0.6 | 最亮 |
3 | 8 | 0.4 | 较亮 |
对表格中的内容综合分析后,你认为猜想①是______的,其依据是比较表格中实验序 号_______得出的;猜想②是_____的,其依据是比较表格中实验序号________得出的;猜想③是_____的,理由是:______
(3)通过实验同学们认为:灯的亮度由灯的实际功率决定。但根据生活经验有同学认为这个结论不准确,你能在生活中找到支持他观点的现象吗?请简述:____。怎样表述比较准确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两个底面积相同、形状不同的容器A、B(重力GA =GB)盛有不同的液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现将甲、乙两个相同的物块分别放入A、B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置如图所示,则甲物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__乙物块受到的浮力;容器A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__________容器B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取出物块后容器A对桌面的压强_____ 容器B对桌面的压强。(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位于P、Q两点的甲、乙两小车同时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经过5秒甲、乙两小车正好相遇,则( )
A.P、Q两点距离一定是15米
B.P、Q两点距离可能是20米
C.继续行驶20秒,两车还能相遇
D.继续行驶2秒,甲、乙两车可能相距10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小组同学在“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电源电压6伏并保持不变,且有若干标有“3.8V”字样的相同的小灯泡,电流表表盘如图所示:
①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并移动滑片时小灯泡发出耀眼的光,一会儿熄灭了,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__安,电压表示数为____伏;
②于是他们断开开关,接着更换_____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端;
③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 | 电压(伏) | 电流(安) |
1 | 2.0 | 0.32 |
2 | 3.0 | 1.80 |
3 | 3.8 | 0.40 |
…… | …… | …… |
观察表中数据,你认为表格中第____行第_____列的数据是错误的,正确的数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砝码盒、边长为0.1m的正方体有盖铁皮罐、细线、沙石、水等物品测量盐湖中盐水的密度。实验方法如下:(g取10N/kg)
①用刻度尺测出铁皮罐一半高度位置,并作记号;
②在铁皮罐內加入适量沙石并加盖密封,使之漂浮时一半浸入水中;
③在铁皮罐上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恰好浸没在水中;
④将该铁皮罐放入盐水中,加砝码,直至铁皮罐怡好浸没在盐水中。问:
(1)铁皮罐的体积为多少m3?
(2)铁皮罐和沙石的总重有多大?
(3)盐水的密度有多大?
(4)比较③、④步骤中铁皮罐受到的浮力的大小,写岀你的依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未知电阻Rx的阻值”实验中,请完成下列相关问题: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连接完整___________;
(2)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根据此次数据我们可求得未知电阻Rx阻值为______Ω;
(3)另有同学设计了下列几种测量方案。方案中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0;
① 方案一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如果电压表V1和V2的读数分别为U1和U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方案二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如果电流表A1和A2的读数分别为I1和I2,则电阻Rx的阻值表达式为Rx=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