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为了比较电阻R1和R2的大小,四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其中能够比较出电阻R1和R2大小关系的电路是( )
A.
B.
C.
D.
【答案】分析:(1)串联电路中,各处电流相等,阻值大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大,阻值小的电阻两端的电压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阻值大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小,阻值小的电阻通过的电流大.
解答:解:A、两个电阻串联,电压表V1测量电阻串联的总电压,电压表V2测量电阻R2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阻R2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差,这样就可以得到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比较电阻的大小.
B、两个电阻串联,两个电压表分别测量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根据电压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电阻的大小.
C、两个电阻并联,两个电流表分别测量通过两个电阻的电流,根据电流的大小就可以比较出电阻的大小.
D、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量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量通过电路的电流,只能测出电阻R2的阻值,不能测出R1的阻值,因此无法比较两电阻阻值的大小.
故选A、B、C.
点评:(1)串联电路的电阻起分压作用,分压大小与电阻阻值的大小成正比,电阻大的分压大,电阻小的分压小;
(2)并联电路的电阻起分流作用,分流大小与电阻阻值的大小成反比,电阻大的分流小,电阻小的分流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1?金山区一模)小强和小华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分别按照图(a)和(b)所示的电路进行.
(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
R=
U
I
(或欧姆定律)
R=
U
I
(或欧姆定律)

(2)连接电路时,电键S应处于
断开
断开
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3)实验过程中,他们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都进行了多次实验,但采取的方法不同,其中图(a)小强的方法是
改变电源电压
改变电源电压


(4)小华在图(b)测电阻过程中还发现,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在有规律的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按图 (b)所示先后做了三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义用电阻R1替换R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重复刚才的实验,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R<R1,电源电压6伏保持不变)
表一(电阻R)
 序号  V表示数(V)  A表示数(A)
 1  2  0.2
 2  4  0.4
 3  6  0.6
表二(电阻R1
 序号  V表示数(V)  A表示数(A)
 4  2  0.1
 5  4  0.2
 6  6  0.3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和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l与4(或2与5或3与6)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电压不变,导体的阻值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电压不变,导体的阻值越大,导体中的电流越小

③综合分析比较
表一和表二
表一和表二
中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是:不同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甲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甲同学猜想“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大”.而乙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将两个电阻不同的电炉分别接到家庭电路中时,电阻小的电炉烧水快些,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些.乙同学猜想“电阻越小,发热功率越大”.

    现有镍铬合金丝做的电阻R1和R 2,阻值分别为5和10,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另有温度计、电池组、开关、导线、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1) 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甲的电路.

 (2)下表是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时实验得到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8

16

24

装有R 1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1.6

23.2

24.7

装有R2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3.1

26.0

28.9

      从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发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

      较电阻R 1、R 2产生热量的多少.

    (4)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5)甲同学与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请加以分析.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小强和小华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中分别按照图(a)和(b)所示的电路进行.
(1)“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______.
(2)连接电路时,电键S应处于______状态(选填“断开”或“闭合”).
(3)实验过程中,他们为了减小实验误差,都进行了多次实验,但采取的方法不同,其中图(a)小强的方法是______.

(4)小华在图(b)测电阻过程中还发现,滑动变阻器R0的滑片P从右向左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在有规律的发生变化.为了进一步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小华按图 (b)所示先后做了三次实验,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一中.然后义用电阻R1替换R接入电路,如图(c)所示,重复刚才的实验,并将实验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二中.(已知R<R1,电源电压6伏保持不变)
表一(电阻R)
序号 V表示数(V) A表示数(A)
1 2 0.2
2 4 0.4
3 6 0.6
表二(电阻R1
序号 V表示数(V) A表示数(A)
4 2 0.1
5 4 0.2
6 6 0.3
①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示数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l与4(或2与5或3与6)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
③综合分析比较______中的电压表V和电流表A的示数的比值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结论是:不同导体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是不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甲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甲同学猜想“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大”.而乙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将两个电阻不同的电炉分别接到家庭电路中时,电阻小的电炉烧水快些,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些.乙同学猜想“电阻越小,发热功率越大”.

    现有镍铬合金丝做的电阻R1和R 2,阻值分别为5和10,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另有温度计、电池组、开关、导线、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甲的电路.

 (2)下表是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时实验得到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8

16

24

装有R 1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1.6

23.2

24.7

装有R2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3.1

26.0

28.9

     从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发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

     较电阻R 1、R 2产生热量的多少.

   (4)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5)甲同学与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请加以分析.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0届江苏省昆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 题型:实验题

甲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它相连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甲同学猜想“电阻越大,发热功率越大”.而乙同学在用电炉烧水时发现,将两个电阻不同的电炉分别接到家庭电路中时,电阻小的电炉烧水快些,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多些.乙同学猜想“电阻越小,发热功率越大”.
现有镍铬合金丝做的电阻R1和R 2,阻值分别为5和10,两个相同的容器中装入质量和温度都相同的煤油,另有温度计、电池组、开关、导线、变阻器等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利用以上器材设计实验,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好图甲的电路.

(2)下表是验证甲同学的猜想时实验得到的数据:

加热时间/min
0
8
16
24
装有R 1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1.6
23.2
24.7
装有R2容器中煤油的温度/℃
20.0
23.1
26.0
28.9
     从上述实验数据分析发现,发热功率与电阻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不易直接测量.因此,在这个实验中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比
较电阻R 1、R 2产生热量的多少.
(4)为验证乙同学的猜想,请在图乙的方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5)甲同学与乙同学观察到的现象似乎有矛盾,请加以分析.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