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在“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在桌面上竖立一块平面玻璃板作为平面镜.如图所示,实验室,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在玻璃板的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的后面放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B.蜡烛B与A等长,当寻找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A这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B(选填“A”或“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在此实验中
(1)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的到镜面的距离关系;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找到A的像的位置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接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
(4)如果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能看到燃烧的蜡烛.(填“能”或“不能”)
(5)若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进行.(选填“能”或“不能”),理由是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分析 根据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可判断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哪一侧观察;同时手移动蜡烛B直到它跟像完全重合.
(1)要比较像与物的位置关系,需借助直尺;用刻度尺测出两支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便可得出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2)在实验中为了便于研究像的特点与位置,用了两支相同的蜡烛.
(3)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
(4)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而且平面镜成虚像.
(5)玻璃板是透明的,利用玻璃板可以调节未点燃的蜡烛B,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解答 解:实验时,若同时点燃两个蜡烛,反而看不清像,因此应点燃蜡烛A,由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所以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人眼应在棋子A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然后可比较物像的大小关系;
(1)在实验中用到刻度尺,但尺并不是测量像、物的大小用的,而是测像到镜的距离、物到镜的距离,然后比较二者关系用的.
(2)两只蜡烛大小相同,后面的蜡烛又和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就证明了像与物大小相同,所以两只蜡烛等长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用的.
(3)实验结果表明:连接蜡烛A和蜡烛B所在的位置,发现该连线与玻璃板所在直线垂直,且对应点的连线被镜面垂直平分.
(4)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若在玻璃板后面贴上一层不透明的纸,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从玻璃板前面透过玻璃仍能看到燃烧的蜡烛.
(5)因为平面镜不透明,平面镜只能通过镜面看到物体,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而玻璃板是透明的,从另一面也可看到物体,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不但可以像平面镜一样反射成像,还可以透过玻璃看到后面的蜡烛找到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1)A;B;(2)到镜面的距离;(3)大小;(3)垂直;(4)能;(5)不能;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合理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只要熟练掌握平面镜的成像特点,解答此类题目就很容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同一座楼里的水龙头,楼层越高,出水速度越小.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楼层越高,水管内水的压强就越小,如果每层搂高为3m,当水龙头全部关闭时,相邻两楼层相应位置水管内的压强差为3×104Pa.(取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现代建筑的外墙多数都喜欢安装双层落地玻璃,它不仅能够采光,还能更好地隔音,这是因为光能在双层玻璃中的真空中传播,而声音却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一段电路中有电流,其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B.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C.电压、电流为零时,导体的电阻不为零
D.一段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中的电流不一定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L1标有“4V、1.6W”字样,L2电阻为10欧姆,当开关都闭合时,两灯都正常发光,求:
①L2的额定功率.
②干路中的电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关于热值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B.燃料完全燃烧时,它的热值最大
C.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热值越大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今年6月6日,天空再次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移动.金星凌日现象可以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来解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下列实验或实例,能用来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往鼓面上撤一些泡沫屑,敲鼓时见到泡沫屑不停地跳动,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手按住鼓面,泡沫屑停止跳动,鼓声消失.说明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泡沫屑的作用是放大物理现象,便于观察.
(2)用手机甲拨打放在真空罩内的手机乙,能看到手机乙显示手机甲的号码,却听不到手机乙响铃.说明真空不能传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的能量叫作热量.对热量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热量等于转移的内能
B.热量等于转移的机械能
C.热量只能从内能大的物体转移到内能小的物体
D.做功把热量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