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在科学实验时,经常进行反复多次实验,其目的一般有两个:一是为了减小误差;二是为了寻找普遍规律.
①“研究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多次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
上述实验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  )
A.①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

分析 测量性实验为了减小误差或者寻找规律进行多次测量,如果物理量是个恒量,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实验误差;如果不是测量具体的物理量,而是寻找规律也采取多次测量,寻找普遍性.

解答 解:①“研究反射定律”时,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是为了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②“研究杠杆的平衡”时,多次改变动力(臂)和阻力(臂),是为了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③“研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时,换用不同定值电阻,多次测量是为了计算平均值,减小误差;
④“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导体的电阻”时,多次测量电阻两端电压和通过电阻的电流值,是为了多次实验得出普遍性的规律;
故上述实验属于寻找普遍规律的是①②④.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对各个实验的实验目的是否清楚,要求学学生对实验要非常熟悉,明确实验中每一步实验的目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在小制作活动中,某同学手中有一个“2.5V 1.25W”的小灯泡,一个6V的电源.为了让小灯泡能正常发光,该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求:
(1)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为多少?
(2)电阻R的阻值为多少?
(3)整个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甲所示,苹果的果径为10.15cm,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量苹果的质量为162g.某同学测量体温的结果如图丙所示,示数是36.6℃,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图1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两部分组成的光控电路.“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磁控开关L(电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电源U1等组成,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0毫安时.磁控开关L的磁性弹片相互吸合.“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U2(U2=20伏)、发热电阻R1(R1=5欧)和R2(R2=15欧)组成.问:

(1)“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小于20毫安时,求“工作电路”中的R1消耗的功率.
(2)光敏电阻R的阻值随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强E(表示光照射的强弱的物理量,单位cd)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如果照射在光敏电阻R上的光强变弱,则光敏电阻R的阻值增大,磁控开关产生的磁性将变弱
(3)如果“控制电路”中的线圈阻值RL=1Ω、R0=140欧、U1=3伏,请你结合上图分析只有照射在光敏电阻上的光强E≥2cd时,磁控开关的磁性弹片才能相互吸合的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用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的实验,图中电流表测量的是乙电阻(选填“甲电阻”、“乙电阻”或“干路”)的电流,测得电流的值是0.9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物理学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牛顿首先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托里拆利在历史上第一次有力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C.安培发现了通电螺线管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
D.奥斯特首先发现了“磁生电”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关于压力和压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坦克的履带比较宽是为了减小压力
B.拦河坝上窄下宽,是因为液态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C.在高原地区用普遍锅烧水,水的沸点低于100℃
D.飞机的机翼获得升力,是由于流体流速越大的地方压强越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1)如图甲所示,物体A从斜面上匀速滑下,画出物体A所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A0表示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砖上表面的一束光,请大致画出这束光在玻璃砖中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为了响应“低碳生活”,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看到路边的风景树向后“飞过”,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B.地面C.旁边的楼房D.自行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