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人普通家庭.扫地机器人具有主动躲避障碍物、自动吸尘、自动返回充电座充电等诸多智能功能.如图乙是某款扫地机器人及铭牌上的部分参数,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电池容量“2000mAh”是指当工作电流为2000mA,能持续供电1小时.充满电后共有多少电能?
(2)若所有电量用于扫地,则可供机器人持续正常工作多少时间?
(3)机器人的供电系统设有自动充电功能,当检测到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若返回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为20牛,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多少米?(剩余电池容量的40%用于提供克服阻力做功)

分析 (1)先利用W=UIt求出电池的能量,
(2)利用公式P=$\frac{W}{t}$的变形公式,可求出持续工作的时间.
(3)由题机器人返回消耗电能W=40%W,返回克服阻力做功W=Fs=fs,由此计算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距离.

解答 解:(1)电池的容量为W=UIt=15V×2000×10-3A×3600s=1.08×105J.
(2)电池容量低至10%时会自动返回充电,所以机器人正常工作消耗电能最多为W′=90%W=0.9×1.08×105J=9.72×104J,
根据P=$\frac{W}{t}$得一次充满电最多持续正常工作时间:
t=$\frac{W′}{P}$=$\frac{9.72×1{0}^{4}J}{30W}$=3240s=54min;
(3)克服摩擦力做到功为:
W=40%W=40%×10%×108000J=4320J,
因为W=Fs=fs,
所以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
s=$\frac{{W}_{返}}{f}$=$\frac{4320J}{20N}$=216m.
答:(1)充满电后共有1.08×105J电能;
(2)机器人一次充满电最多持续正常工作时间为54min;
(3)为确保机器人能顺利返回充电,需要充电时离充电座最远为216m.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能、功和功率的计算,要熟练掌握物理公式,并灵活的运用,正确理解题意,并且能从表格中获取有用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水平面上重为20牛的物体A在力F的作用下,向左作匀速直线运动.力F的大小为3牛,若不计摩擦,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牛.物体A在5秒内移动了10米,则力F的功率为6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阅读下面摘自百度•百科的科普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雾霾天气-空气中含有较多的细颗粒物.PM2.5表示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μm的细颗粒物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细小颗粒物的形成,人为的因素是各种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其来源包括发电、冶金、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中排放的烟尘以及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
细小颗粒物粒径小,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可以长时间、大范围的漫游、悬浮,吸入人体会对呼吸系统、心肺甚至大脑造成伤害.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立方米PM2.5小于10μg(1μg=10-6g)为安全值.
(1)PM2.5在大气中的漫游不是(是/不是)分子无规则运动;
(2)2015年3月,扬州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监测PM2.5为107μg/m3,即相当于100m3空气中细颗粒物的质量为1000g,市区笼罩在浮尘中,给出行的市民带来不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1)如图1所示,足球在水平草地上向右减速滚动,请画出足球受到所有力的示意图.
(2)如图2所示,1000g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木块对桌面的压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一容器内装有不互溶的甲、乙两种液体.现将质量及体积皆相同的四个铝块,分别以细绳悬挂于弹簧秤下,使静止于液体中,如图所示.若弹簧秤读数分别为W1、W2、W3、W4,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W1=W2=W3=W4B.W1>W2>W3=W4C.W1<W2<W3=W4D.W1<W2<W3<W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C.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实验中:

(1)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其中乙装置更加合理,其原因是: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和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丙中的位置,再松手,观察小车将转动,此操作步骤的目的是探究二力平衡时,这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安装好杠杆,发现杠杆如图a所示,应把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自身重力的力臂为零.
(2)如图b所示,在A位置上挂两个相同钩码,应该在B位置挂上1个同样的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图c所示,弹簧测力计由竖直方向逐渐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如表是小红实验得到的数据,据此分析可以发现这次实验不妥之处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实验数据不具普遍性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1.5103.05
21.0202.010
31.0302.0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不能(填“能”或“不能”)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