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小刚是位音乐爱好者,钢琴与手风琴他一听便能分辨出来,这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声时的音色不同;弹琴时所用的力度不同,声音的响度不同;弹在不同的琴键上,声音的音调不同.晚年的贝多芬是用耳贴在琴盒上来感受音乐的美,这同时也说明声音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分析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解答 解: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特点是不同的,就是指音色不同.凭听觉我们可以把钢琴与手风琴分辨出来是因为这两种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用不同大小的力去弹钢琴时,物体振幅不同,发出声音的响度也就不同.
手指按下的琴键不同,声音的振动频率不同,故音调不同.
晚年的贝多芬是用耳贴在琴盒上来感受音乐的美,是将耳朵直接贴在发声体上,声音直接通过固体传播.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音调;固体.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声音中概念的全面掌握情况,包括音色的定义、响度影响的因素、声音的传播介质,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夏天的傍晚,一些中老年人喜欢跳广场舞,优美的舞曲是由于扬声器的纸盆振动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为了不影响周围居民的生活和休息,有人建议跳舞时将音箱的音量调小,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我们还能分辨出不同的乐器,这是因为不同的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小亮放学一进家门,就闻到妈妈炒菜的香味,这是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所示,小明用弹弓发射石子的情景.橡皮筋被拉的长度相同,石子质量不同,质量小的石子射出的距离往往大于质量大的石子.对于石子离开弹弓时的动能、势能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势能相同B.它们的动能相同C.质量大的动能大D.质量小的动能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夜晚,人们看到天空中月亮从云中穿过,则判断月亮运动的参照物是(  )
A.自己B.月亮C.D.都可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为比较水、空气对牛奶的冷却效果,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将一盒牛奶分别装入两个瓶中,一个放在水中,一个放在空气中,其它条件均相同,如图所示.实验时他们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
甲/℃70605347423937353433
乙/℃706661585552504847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质量应该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
(2)根据表中数据,已将乙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坐标系中,请将甲瓶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画在同一个坐标系中.
(3)本次实验中,小明发现甲的冷却效果更好.
(4)通过分析,小明又发现,甲瓶中牛奶冷却快慢前后不一致,是越来越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下面是小娜和张婷同学做“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将系在细线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现象(如图所示).
(2)使音叉发出响度更大的声音,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出现的变化是乒乓球被弹起的幅度变大.
(3)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响度与声源的振幅有关,而且是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4)探究过程中,将不易观察的音叉的振动转化成乒乓球的摆动,采用的思维方法是
转换法 (填“转换法”“等效法”或“类比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做法中不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的是(  )
A.汽车的冷却液用水B.城市中央修建人工湖
C.菜窑里放几桶水D.夏天气温太高,地面洒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小杨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下(填“上”或“下”)调节.
(2)实验过程中,当烛焰距凸透镜20cm时,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3)当烛焰距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照相机(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要使烛焰在光屏上所成的像变大,应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调节蜡烛的位置,同时将光屏远离(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直至得到清晰的像.
(4)实验过程中小杨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了图中凸透镜与蜡烛之间,方向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不清,应该向远离透镜方向移动光屏(选填“靠近”或“远离”),可再次得到清晰的像.
(5)实验中怎样操作,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最清晰的像?调节光屏到某一位置,将光屏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时,像都会变模糊,此时光屏上的像最清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