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甲乙.
(2)丁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丙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声调不同.

分析 (1)声音是由发声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解答 解:甲: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乙:发声的音叉会振动,所以当接触水面时会溅起水花,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是物体振动,符合题意.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是因为笛子中的空气柱发生振动,而且笛子柱的长度在不断变化,振动频率不断变化,造成音调的改变.所以笛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是指声音的音调不同.
丁:放在玻璃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发声,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向外抽时,听到的声音逐渐减弱时,是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所以,(1)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两个实验现象是甲乙.
(2)丁说明了声音传播需要的条件是声音一定要在介质中传播.
(3)丙说明了发声体振动频率不同,声调不同
故答案为:(1)甲乙;(2)丁;(3)丙.

点评 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和传播条件、声音的特征等知识进行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诗人杨万里描述“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正确的分析是(  )
A.莲叶和荷花都是光源B.莲叶透过绿光
C.荷花发出红光D.荷花反射红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电压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电流表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滑动变阻器的电路图中的符号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120mA=0.12A;24000Ω=2.4×10-2MΩ;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220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水汽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的蒸发只发生在水的表面
C.水沸腾的现象只发生在水的表面
D.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水的温度会不断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26cm=26cm×0.01m=0.26mB.10km=10×1000m=104m
C.5min=50sD.1km/h=3.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听到铃声我们自信地走进考场,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可以传递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小明与小华为了探究泡沫塑料和棉絮的保温性能的好坏,两人设计并做了这样的实验,他们用这两种材料分别包着装有热水的密闭烧瓶,让它们自然冷却,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定时测量两烧瓶中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1)为了保证实验的科学性,除了选取大小、厚度相同的泡沫塑料和棉絮外,还应考虑影响水温变化的其他因素,即保持烧瓶完全相同、环境因素相同、水的体积相同和水的初温相同,物理上把这种探究方法叫做控制变量法(选填“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累积法”或“模型法”).
(2)按照计划操作,小明与小芳把实验测得的时问和温度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010203040150180
泡沫塑料组水温(℃)90746560572120
棉絮组水温(℃)907055332020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从计时开始到40min后,泡沫塑料包的水温度降低了33℃,而棉絮包的水温度降低了57℃,由此你能看出,在这两种材料中,保温效果比较好的是泡沫塑料.
(3)归纳水温下降的特点:温度较高时,水温下降得较快(选填“快”或“慢”).
(4)根据这一特点,时间为30min时,棉絮组的水温可能是C
A.36℃B.39℃C.42℃D.4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学习物理的过程中,我们会学习很多物理量,这些物理量表示不同的物理意义,例如: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响度是表示声音强弱的物理量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