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小明在湖边树荫下乘凉,发现树下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可以看到湖水中的鱼,这是光的折射现象;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他马上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分析 (1)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知道影子的形成、日月食的形成、小孔成像都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光的折射现象,知道看水中的物体如“鱼”、水底看起来比实际的要浅、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向上折、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本身材料结构决定.

解答 解:
(1)树叶间有空隙,形成一个个小孔,树荫下地面上的光斑是太阳经小孔成的实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太阳的像;
(2)水中的“鱼”是鱼反射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时发生折射形成的虚像;
(3)不同的人说话的音调、响度可能相同,但音色是有差别的,所以当听到身后有人喊自己时,小明能判断出是同学小张的声音,这主要是通过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
故答案为:直线传播;折射;音色.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当中的应用及音色,考查了生活当中常见的现象,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2.用细线拴住一端粗、一端细的实心胡萝卜并悬挂起来,静止后胡萝卜的轴线水平,如图所示.假如在拴线处沿竖直方向将胡萝卜切成A、B两段,A、B哪段重些呢?请你用学过的杠杆平衡原理知识解释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容器甲、乙、丙,在其中分别倒入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杯中的水内能最大B.乙杯中的水内能最大
C.丙杯中的水内能最大D.乙和丙杯中水的内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8.如图,将边长为10cm、质量为3kg的正方体物体M用细绳挂在轻质杠杆的一端A点处,在杠杆另一端B点施加竖直向下的力F1时,物块M刚好离开地面,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已知OA=0.3m,OB=0.9m,转轴O光滑且不可移动,求:
(1)物块M的重力.
(2)物块M的密度.
(3)F1的大小.
(4)现将B端的力换成F2,F2=10N,方向与竖直线成60°角倾斜向右下(如图),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求此时物块M对地面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5.如图所示,用一滑轮组在5s内将一重为200N的物体向上匀速提起2m,不计动滑轮及绳自重,忽略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上升的速度是2.5m/sB.拉力F大小为100N
C.拉力F的功率为80WD.拉力F的功率为4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如图所示,在台球比赛中,选手推动球杆击打白球,白球又与红球碰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球碰撞红球时,白球对红球的作用力等于红球对白球的作用力
B.白球撞击红球后,白球的运动状态不变
C.白球碰撞红球后逐渐停下来,是因为白球不受力的作用
D.手推动球杆前进时,手对球杆的推力做了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阅读下列短文,回答.
可燃冰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的情况下结合在一起的化合物,因形似冰块又能燃烧而得名,如图甲所示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1m3可燃冰可转化成约160m3的甲烷气体和0.8m3的水,已知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J/m3,可燃冰被视为21世纪的新型绿色能源.
可燃冰的形成条件非常苛刻,一是要有丰富密集的甲烷气体;一是温度不能太高,高于20℃,天然气水合物就会分解,也不能太低,海底温度约为2-4℃,适合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三是水合物的形成需要30个大气压,这就决定了可燃冰的埋藏深度.

2017年5月18日,我国首次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在南海神狐海域试采成功(如图乙所示).此次连续采气8天,平均日产超过1.6万立方米,我国成为能够同时达到了连续一周不间断以及日均产气一万方以上的国际公认指标的第一个国家.这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可燃冰属于不可再生(选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
(2)甲烷气体的热值为3.6×107J/m3,完全燃烧2m3的甲烷其它可以释放出的热量是7.2×107J
(3)请你简单的总结出可燃冰的形成条件低温高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事例中,需要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  )
A.
人蹬冰面后可继续滑行
B.
         突然刹车人会前倾
C.
   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D.
   敲击锤柄套紧锤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整合】人教版九年级 中考复习第一章机械运动中考练习题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为了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理念,小张、小王、小李从同一地点A沿同一道路同时出发,最终都到达地点B,小张驾驶电瓶车以30km/h的速度匀速前进,小王以5m/s的速度跑步匀速前进,小李以每分钟通过0.6km的速度骑自行车匀速前进,则(  )

A. 小张先到达B地

B. 小王先到达B地

C. 小李先到达B地

D. 三人同时到达B地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