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所示是关于水循环的示意图,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着,阳光晒暖了海洋,水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形成暖湿气流.暖湿气流遇到冷空气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变成雨.天空的降水落到地面,一部分直接变成小溪,另一部分渗入地下,涌出地表后,变成股股清泉.许多小溪汇合,形成江河,又注入大海.

(1)分析水循环的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物态变化的信息.(写出两个物态变化即可)

(2)你也许注意过,天气预报中常说:“……向北移动的暖湿气流和来自?菖?菖地区的冷空气前锋相遇,将在我国?菖?菖至?菖?菖之间形成一条东西方向的降雨带……”试说明暖湿气流携带较多的水分,为什么不一定带来降雨,而与冷空气相遇才会降雨.

答案:
解析:

  答案 (1)液化: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滴;汽化(或蒸发):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答案合理即可)

  (2)这是因为水的状态转化是需要一定条件的,水蒸气只有在遇冷时,才能被液化成小水滴,形成降雨.

  讲析 试题通过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考查同学们对物态变化概念的理解程度,对物态变化现象的识别能力,以及从所给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地球上水的三种状态在不断地相互转化.阳光照射下,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成水蒸气,并随风飘动.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中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凝华成小冰晶,这些微小的小颗粒,能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顶起,形成浮云.所以云是由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组合而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随着气流的急速升降而上下运动,它们相遇后并且在温度比较低时就会越聚越大,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冰晶熔化成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就形成了雨.

  点评 根据题目中的情境确定物质的确切状态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物质以固态、液态和气态的形式存在,当物质状态发生改变时就会相应地发生六种物态变化中的一种变化,同时伴随着吸热或放热.

  物质三态与物态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通常情况下物质的三态容易区分,题目也比较容易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小冰晶是固态的;“白气”、“白雾”不是气体,而是小水滴,是液态的;水蒸气是用眼睛无法直接看到的.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小明的探究
一天晚上,小明在房间里看书,突然,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电灯熄灭了,电灯为什么会熄灭呢?
根据自己已有的一些知识和经验,小明提出了许多引起电灯熄灭的原因:可能是整个小区停电了;可能是自己家的保险丝烧断了;可能是灯丝断了…究竟是那一种原因引起电灯熄灭的呢?需要寻找有关的证据,小明首先打开自己的窗户观察外面的情况,发现邻居家里的灯仍然亮着,路灯也亮着,于是他判断小区没有停电,问题出在自己家里.
他走到另一个房间,打开开关,电灯亮了,于是断定家里的保险丝没有熔断,问题可能就出在灯泡上.他拿了一只手电筒,爬上椅子取下灯泡,发现灯丝已经断了,原因终于找到了.他给电灯换了一只新的灯泡,再打开开关时,电灯亮了.
事后,小明还在思考,这个灯头原来好好的,也没有人动过它,为什么灯丝会断呢?
问题:
(1)刚开始小明提出了什么问题?
(2)小明提出了哪几种假设?
(3)小明收集了哪些检验假设的证据?
(4)小明最后作出了怎样的解释?
(5)小明后来又提出了什么新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13个最缺水的国家之一,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世界排名第121位.
我国是人口大国,一个成人每天必须摄入2500ml以上的水;我国是农业大国,种一公顷蔬菜约需水375-525t,一公顷小麦约需水600-750t,一公顷棉花约需水525-750t.随着社会发展,产生了大量工业和生活污水,使有限的淡水资源遭到严重污染.农业灌溉设备、技术落后和人们节水意识淡薄,使大量水资源浪费.2000年,我国北方发生在不少地方的缺水现象,着实让人触目惊心.因缺水造成牲畜大量死亡,农作物严重减产,工厂停产,大街上排起买水的长龙.水资源危机的警钟已经敲响.为此,我国于1989年7月1日正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从立法角度确立了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高效用水等法律.
(1)读完后你最强烈的感受是
水资源宝贵,要节约用水
水资源宝贵,要节约用水

(2)你家所在地在利用水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有:①
浪费严重
浪费严重
;②
节水意识淡薄
节水意识淡薄

(3)“从我做起”,请提出你在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①
随手关水龙头
随手关水龙头
;②
使用节水用具
使用节水用具
;③
生活用水尽可能重复使用等
生活用水尽可能重复使用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黄冈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般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为了防止热胀冷缩造成破坏,铁轨之间总要留点间隙;水泥马路上每隔一段也要留点间隙;高压输电线通常
不会
不会
 (填“会”或“不会”)拉得很紧.小明还注意到铁轨间的间隙和水泥马路上的间隙大小不等,提出“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呢?”他想: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
(1)请你提出不同的猜想: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可能与
物体的温度
物体的温度
有关.
(2)小明利用量筒、水、酒精(凝固点-117℃)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设计方案如下:
A.在烧杯中装人200g的水;
B.在相同的烧杯中装入200g的酒精;
C.将盛水和酒精的烧杯同时放人冰箱的冷冻室(约-10℃)中,足够时间后,分别比较水和酒精的体积;
D.根据现象得出结论.
(3)请你对以上方案的科学性、可行性作出评估:
实验中200g的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相等,冷冻后比较它们的体积,不科学
实验中200g的水和酒精的质量相等,但体积不相等,冷冻后比较它们的体积,不科学
.(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满足人们对能源不断增长的需要,科学家们设想在空间建立太阳能电站来利用太阳能、这种空间太阳能电站建在地球同步轨道上,其工作过程如图所示、在太阳能收集板上铺设太阳能电池,通过它把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通过天线将电能以微波的形式发送至地面接收站、已知太阳能收集板长10km、宽5km,太阳光在它的表面处每平方米的功率为1.4×103W,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为10%,微波的频率为2.5×109Hz,空间太阳能电站向地面的输电效率可达80%,
(1)太阳发出的具大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氢原子核发生的
核聚变
核聚变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
(2)太阳能电站相对于地面接收站是
静止
静止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空间太阳能电站工作时,地面接收站的接收功率是
5.6×10 9
5.6×10 9
W.
(3)试计算在输电过程中所使用的微波的波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电灯为什么会发光?
导体中的电流看不见、听不着,怎样才能知道导体中有没有电流呢?原来,导体有电流时,会发生一些特殊的现象,我们把导体中有电流的时候产生的电流特有的现象,叫做电流的效应.任何导体中有电流时,导体都要发热,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家庭电路里的白炽电灯有电流时发光、发热,过一会儿,用手去摸时会很烫手,就是由于电流的热效应的原因.
如图所示就是灯泡的结构.灯泡的灯丝一般是用熔点很高的钨丝做成的.我们知道,金属导电靠的是金属导体中的大量能自由移动的电子,金屑导体中有电流时,带负电的电子定向移动而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光能等.当灯丝的温度很高时,像白炽灯,就会发出白光.电炉子、电烙铁、电烤箱都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工作的.另外电流还有化学效应和磁效应.
(1)电流通过导体时,导体发热是
能转化为
能,这种现象叫
电流的热效应
电流的热效应
?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流的方向是由
电源的正极
电源的正极
流过
小灯泡
小灯泡
,到达
电源的负极
电源的负极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路中电流的方向
相反
相反
(填“相同”或“相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