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2.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中,某同学按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物后,该同学做如下步骤:
(1)步骤1: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闭合开关S后,调节变阻器使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
步骤2: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不变,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表甲:
实验
次数
电流
(安)
电压
(伏)
10.251
20.502
30.753
表乙
实验
次数
电流
(安)
电阻
(欧)
421
512
60.54
由表甲可归纳得出的结论: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由表乙可归纳得出的结论: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分析 (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据此分析答题;
(2)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解答 解:(1)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要控制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调节变阻器使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调节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不变,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
(2)由表甲知,电阻不变,电压与电流的比值为一定值,可知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表乙知,电压不变,电流与电阻的乘积为一定值,可知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故答案为:(1)倍数;电压表示数;(2)电阻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电压不变,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点评 本实验考查了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控制变量法,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应控制电压不变,应用控制变量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探究声音的实验中,能用来探究影响音调高低因素的是(  )
A.
响铃时,不断抽
B.
室内收音机放音时
C.
手指蘸水摩擦杯口时
D.
   敲鼓时,用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利用下列器材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

(1)按电路图(图1)用笔线连接电路图2.
(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时,应保持电阻不变,移动变阻器的滑片,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测出相应的电流.在研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应保持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测出相应的电流.
(3)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表1  电阻R=15Ω
电压U(V)1.534.5
电流I(A)0.10.20.3
表2  电压U=2V
电阻R(Ω)51020
电流I(A)0.40.20.1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电流与导体电阻成反比;综合以上得到欧姆定律,其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为:I=$\frac{U}{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芳为了探究“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的关系”,连接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恒定).

(1)用笔画线将甲图中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端滑动时,电流表示数变大.
(2)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为3V,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电阻R断路.
(3)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电阻R的I-U图象如图丙中a,分析图象中数据,电阻R的阻值为R=5Ω,可得结论:在电阻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滑动变阻器除保护电路外,另一作用是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
(4)小芳仅将实验中的电阻R拆下,换用一个正常工作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继续实验.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小灯泡两端电压为1.8V,实验得到L的I-U图象如丙中的图线b,则小灯泡的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10Ω.
(5)在物理实验中,对物理量进行多次测量,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有的是为了通过多次测量寻找规律.下面四个实验中,哪个是通过多次测量提高精度D
A.在探究“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与各支路电流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干路电流和各支路电流
B.在探究“串联电路各点间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C.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D.在“测量定值的电阻”时,测量多组对应的电流和电压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小亮根据实验目的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实验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12V不变,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1A”字样.
(1)此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控制导体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2)小亮正确连接电路后开始实验,当电阻箱的示数为10Ω时,闭合开关S,他发现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的示数为12V.小亮检查电流表没有故障,则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电阻箱开路.
(3)他排除电路故障后,在实验过程中,当改变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可使电阻箱两端电压保持6V不变.当小亮将电阻箱的阻值由20Ω调为30Ω时,为保持电阻箱两端电压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适当向A端移动.(选填“A”或“B”)
(4)当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0Ω时,小亮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6V,小亮同学应采取的措施是C(选填序号)
A.更换一只新的电压表
B.调节电源的输出电压到16V
C.用“1A  100Ω”的滑动变阻器替换原来的滑动变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实验中,有如下器材: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两节干电池、定值电阻R(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小明在实验时连接的电路如图1所示.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中:
闭合开关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3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中:
①电路中滑动变阻器起到保护电路元件安全和控制不同电阻的电压不变的作用;
②小明先将R﹦10Ω的电阻接入,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记下电流表示数;接着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把R换为15Ω的电阻时,应向A(填“A”或“B”)方向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5V,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③根据多次测量数据描绘出电流随电阻变化的曲线如图2所示,小明由图象得出的结论是:电压保持不变的情况 下,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6V),电流表、电压表一个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两只滑动变阻器(规格分别为“20Ω 1A”、“50Ω 0.5A”),导线若干.

(1)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前,滑片应置于A端(选填“A”或“B”).
(2)闭合开关S,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约为6V,此时,电路出现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开路;小明排出故障后继续实验.
(3)小明先将5Ω电阻接入电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0.4A;再将5Ω的电阻更换为10Ω电阻,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3A,小明发现电流与电阻不成反比,原因是未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接下来的操作是:应将滑动变阻器适当向A(选填“A”或“B”)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V,同时记下电流表的示数.
(4)若完成用四个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应该选择的滑动变阻器规格是“50Ω 0.5A”.
(5)同组小华从其他组借来30Ω电阻替换R时,无论怎样调节滑动变阻器,都不能使电压表示数为2V,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小.(答出一种情况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某校科学兴趣小组想利用食盐、水、新鲜冬瓜和自制密度计(制作方法:在吸管的下端装入适量的钢珠后用蜡封住并使底部平整)对植物吸水、失水的原理展开探究.他们将冬瓜除去瓜瓤后制成“冬瓜碗”,并在“冬瓜碗”中加入240g密度为1.2g/cm3的食盐水.并在食盐水溶液中放置自制密度计(如图甲所示),通过观察一段时间后自制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分析研究冬瓜得失水分的状况,若自制密度计在溶液中浸没的深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请你帮助该兴趣小组完成试验的探究和分析.(假设食盐溶解于水后,液体体积基本不变)
(1)实验过程中,自制密度计所受的浮力不变(增大/减小/不变),根据自制密度计浸没深度的变化情况可知,冬瓜在盐水中失水(吸水/失水).
(2)根据图象数据通过计算可知,一段时间后盐水的密度是1.125g/cm3
(3)综合以上数据通过粗略计算可知实验过程中冬瓜得失水的总质量是120g.
(4)为了提高该实验中自制密度计的精确程度,可以采取的办法是“密度计”测量时浸没的深度变化大,测量更精确些,因此可以选用更细的吸管等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来自南安的王金图在中国北京挑战了全身与冰块接触时间最长的纪录,他站在装满冰块的玻璃柜中长达1小时30分钟,惊人地打破了此前威姆•霍夫(荷兰)保持的1小时13分的纪录.“牛顿物理小组“的同学们看了这条新闻后不由想到:人在冰里待的时间长些,还是在水里待的时间长些(即冰和水哪种物质冷却效果更好)?为了比较冰和水的冷却效果,同学们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如图所示,将两盒牛奶分别装人两个相同的瓶中,甲瓶放在水中,乙瓶放在冰块中,其他条件均相同.实验时,他每隔一定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瓶中牛奶的温度,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时间/min024681012141618
甲/℃70605347423937353433
乙/℃70656158555250484746
(1)甲、乙两瓶中的牛奶应该保证质量(填“质量“或“体积“)相同.
(2)通过数据分析,能得出的结论是:水的冷却效果更好.(写出一条即可)
(3)物理学中我们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若用“冷却速度“来表示物体冷却的快慢,则“冷却速度“可定义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降低的温度与时间的比值,叫做冷却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