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如图所示是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的操作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A.B.C.D.

分析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要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不要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解答 解:A、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侧壁.故A错误;
B、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液体充分接触,但没有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故B正确;
C、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底部.故C错误;
D、温度计的玻璃泡未与被测液体接触.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在物理实验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秸秆焚烧严重污染空气,可将其回收制成秸秆煤.完全燃烧0.2kg的秸秆煤可放出的热量为4.2×106J;若这些热量完全被20kg、初温为20℃的水吸收,可使水温升高50℃(q秸秆煤=2.1×107J/kg,c=4.2×103J/(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根据实物连接图,画出相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端午节赛龙舟是我国民间传统习俗.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龙舟船底做成流线型,是为了增大水的阻力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这是因为龙舟受到水向前的推力作用
D.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慧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时,小慧将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通过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让木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目的是:使拉力和摩擦力成为一对平衡力.实验时,小慧记录的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木板表面情况压力/N弹簧测力计示数/N
木板61.2
木板81.6
木板102.0
木板上铺棉布61.8
木板上铺毛巾63.0
(2)分析序号为①②③的三组数据可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有关.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接触面所受压力F大小的数量关系式是f=0.2F;如要探究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选序号为①④⑤的三组数据进行分析.
(3)小慧在实验时还发现:在木块没有被拉动时,弹簧测力计也有示数,且示数会变化.他请教老师,知道可用F-t图象表示拉力随时间的变化情况.若某次实验开始拉动木块直到木块匀速滑动的F-t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0~4s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后木块开始滑动.分析图象可知:在这个实验中,要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少要用2.3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在实验过程中,如果木块受到的拉力是2N,则下列对木块所处状态的判断,正确的是C
A.静止               B.匀速直线运动
C.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夜空中的月光是光源
B.影子的形成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C.光总是沿直线传播的
D.光在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满了水,把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则从杯中溢出水最多的是(  )
A.铜块B.铁块C.铝块D.溢出水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下面的问题.
过山车是一项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那种风驰电掣、有惊无险的快感令不少人着迷.如果你对物理学感兴趣的话,那么在乘坐过山车的过程中不仅能够体验到冒险的快感,还有助于理解力学定律.实际上,过山车的运动包含了许多物理学原理,人们在设计过山车时巧妙地运用了这些原理.如果能亲身体验一下由能量守恒、加速度和力交织在一起产生的效果,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这次同物理学打交道不用动脑子,只要收紧你的腹肌,保护好肠胃就行了.当然,如果你受身体条件和心理承受能力的限制,无法亲身体验过山车带来的种种感受,你不妨站在一旁仔细观察过山车的运动和乘坐者的反应.
在刚刚开始时,过山车的小列车是依靠一个机械装置的推力推上最高点的,但在第一次下行后,就再也没有任何装置为它提供动力了.事实上,从这时起,带动它沿轨道行驶的唯一的“发动机”将是重力势能,即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又由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这样一种不断转化的过程构成的.重力势能是物体因其所处位置而自身拥有的能量,它是由于物体和地球的引力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对过山车来说,它的重力势能在处于最高点时达到了最大值,也就是当它爬升到“山丘”的顶峰时最大.当过山车开始下降时,它的重力势能就不断地减少(因为高度下降了),但能量不会消失,而是转化成了动能,也就是运动的能量.不过,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损耗了少量的机械能(动能和重力势能).这就是为什么在设计中随后的小山丘比开始时的小山丘略矮一点的原因.
过山车最后一节小车厢里是过山车赠送给勇敢的乘客最为刺激的礼物.事实上,下降的感受在过山车的尾部车厢最为强烈.因为最后一节车厢通过最高点时的速度比过山车头部的车厢要快,这是由于过山车中部的重心最高时,重力势能最大,而当尾部到达最高点时,重心位置已经不在最高位置,已经有一部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了.这样,乘坐在最后一节车厢的人就能够快速地达到和跨越最高点,从而就会产生一种要被抛离的感觉,因为重心正在加速向下运动.尾部车厢的车轮是牢固地扣在轨道上的,否则在到达顶峰附近时,小车厢就可能脱轨飞出去.中前部的车厢情况就不同了,过山车的重心心在“身后”,在短时间内,它虽然处在下降的状态,但是它要“等待”重心越过高点被重力推动.
根据以上提供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过山车上升阶段,其重力势能增加.(填“增加”、“减少”、“不变”)
(2)过山车在轨道的最低处,运动最快,动能最大,说明物体的动能同速度有关.
(3)设计师所设计的过山车轨道中,过山车依次通过的竖直回环的高度一次比一次低的原因是在能量的转化过程中,由于过山车的车轮与轨道的摩擦而产生了热量,从而减少了少量的机械能.
(4)在过山车运行起来以后,坐在过山车不同位置的乘客,通过某一竖直回环的最高点时,乘坐在车尾部(选填“车中部”、“车尾部”)通过时速度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的情境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是(  )
A.
  箭离开弓过程
B.
 运动员撑起过程
C.
 运动员下落过程
D.
  杠铃被举起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