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江阴地处长江中下游,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是梅雨季节,家里的地面、墙壁会产生很多小水滴,俗称“回潮”,此现象属于( )

A.汽化 B.液化 C.升华 D.凝华

B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现象,液化放热。我们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是梅雨季节,空气中水蒸气达到过饱和,易产生液化现象,故家里的地面、墙壁会产生很多小水滴。故本题正确选项是B。

考点:物态变化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初三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表明

A.一定对物体做了功 B.物体一定吸收了热量

C.物体的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第五中学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根据“浸入水中的铁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浸入水中的木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的现象,猜想物块的密度可能会对它浸入水中后的最终状态有影响。于是他们用若干体积相同、密度不同的实心物块和足够的水进行试验,并把实验数据及观察到的实验现象记录下表中: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 时,物块最终静止在容器底部。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的数据及现象,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浸入水中实心物块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时,物块最终漂浮在水面上。

(3)小明同学认为上述实验数据有限,得到的初步结论未必足以使人信服,应该用更多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于是他决定进一步研究密度范围在 千克/米3左右的实心物块浸入水中。

(4)上述6组实验中,受到水的浮力最小的物块是 (填编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大约两千四百年前,我国的学者墨翟和它的学生做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解释了小孔成像的原理.小光同学将两个长度均为50cm,直径为5cm的直筒套在一起,做成如图的仪器(M筒的直径稍大,可以在N筒上并能前后移动)

(1)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 像.可以用光的 解释.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 (选填“有关” 或“无关”)。

(2)若直筒M、N位置不动,让物体远离N筒,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处观察自己在镜中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是 m,他向平面镜靠近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此现象表明声音( )

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

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光现象,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

A.透过树丛的光 B.海市蜃楼 C.手影 D.水中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为迎接联合国“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召开,经改建后,姑苏城内外河畔的景色更加秀丽迷人,对于坐在行驶于河中游船上的游客而言,若以河岸为参照物,他是 的;以游船为参照物,他是 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阜宁县初三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拔热水器的插头

B.发生触电事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C.冰箱的金属外壳要接地

D.使用测电笔时,手要接触笔尾金属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