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一个重50牛的铁块在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铁块受到的阻力为10牛,则拉力为10牛,阻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

分析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进行判断.

解答 解:拉动铁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铁块在水平面上受到拉力和滑动摩擦力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所以F=f=10N,拉力水平向左,阻力水平向右.
故答案为:10;水平向右.

点评 静止的物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根据平衡力条件判断力的大小和方向是常用的一种方法.
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对于二力平衡条件,我们必须注意以上四个要点,且这四个要点缺一不可.二力平衡是初中物理的重点、难点内容之一,在中考试卷中出现的几率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做“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的实验时,有多个灯泡可供选择,小明把两只灯泡L1、L2串联起来接到12V电源上,如图所示.
(1)当分别把电压表连在图中AB两点、BC两点及AC两点时,闭合开关后测得的数据是:UAB=0,UBC=12V,UAC=12V,则故障可能是L1短路或L2断路或L1短路同时L2断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在测L2两端的电压时,小明同学为了节省实验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进行实验,用这种方法能否测出L2两端的电压?为什么?不能;电压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方法改进后小明通过测量得到的实验数据如表:
AB间电压U1/VBC间电压U2/VAC间电压U3/V
4812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U=U1+U2(可用符号表示).
(4)小明的实验设计你认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该如何改进?答:只测一组实验数据具有偶然性;换用不同型号的灯泡或更换电源电压,重复多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关于如图所示的电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S1、S2和S3都闭合时,L1与L2并联
B.当S1、S3断开,S2闭合时,L1与L2串联
C.当S1断开,S2、S3闭合时,L1与L2都发光
D.当S2断开,S1、S3闭合时,L1与L2并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A点射出,经过水平的折射光线经过B点,反射光线经过C点,请作出此过程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是(  )
A.两表的示数均变大
B.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C.两表的示数均变小
D.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一辆客车长20米,匀速通过100米长的大桥所用的时间为12秒.
(1)该客车的速度是多少?
(2)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大桥所用时间为20秒,则这座大桥长多少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小明刚搬进刚装修完的新家,这天晚上,他只闭合床头灯的开关S2,发现房间的日光灯和床头灯都亮了,断开床头灯的开关S2,两盏灯都熄灭了,只闭合日光灯的开关S1,床头灯不亮,但日光灯更亮了,关于小明家的日光灯与床头灯此时的连接电路图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小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长方形木块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用水平力F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左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块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A受到的静摩擦力(温馨提示:静摩擦力是指物体静止时受到的摩擦力)
B.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方向向左
C.拉动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D.木块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F的大小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某同学用两个弹簧测力计A、B拉一个轻质木板C,如图所示,这是为了探究当物体C(选填“A”、“B”或“C”)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线的关系(选填“作用点”或“作用线”);当处于图示位置时,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记录测力计的示数.完成上述实验后,他还需研究当物体只受两个力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