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阅读《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回答问题.
从传声筒到移动通信
      电话完全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我们每天都离不开它,你知道科学家们发明电话是受什么启发吗?是传声筒.让我们去参观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主题展B厅--声音之韵展,观察、研究一下传声筒,直观地去体验传声筒传递声音的过程吧.
装置简介:两个非常粗的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在空中盘成螺旋状,布置在展区的两个不同位置,相距大约十几米长,图1左上角就是其螺旋状的管路之一.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分别为听筒管路和话筒管路,两个传输声音的金属管端口分别是听筒和话筒,如图2所示.就像人打电话一样,用话筒说话,用听筒听声音,如图3所示.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所产生.在振动介质(空气、液体或固体)中某一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来回发生振动,并带动周围的质点也发生振动,逐渐向各方向扩展,这就是声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如图4所示,连续振动的音叉,使周围的空气分子形成疏密相间的连续波形.
      声波是一种振动的机械波,它的基本参数是频率 f、波长λ和波速v.通过示波器可观测到可视化波形如图5所示.频率是声源(或某一质点)1秒内来回振动的次数(单位为赫兹Hz),而声源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显然,f=1/T.频率与人耳主观感觉声音的音调有关.频率越高,音调也越高.振幅与声音的强度有关.波长是声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也是波形图中相邻波峰(或波谷)的距离.这三者的关系是v=λf.
     人耳能感觉到的声波频率范围在20~20000Hz,称为音频波.在这个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波,就其物理特性而言与声波相似,但在人类不引起声音感觉.声速亦称音速,是声波通过介质传播的速度,它和介质的性质与状态(如温度)等因素有关.在空气中声速为334.8m/s(22℃时),水中声速为1440m/s,在钢铁中声速为5000m/s.
    现实世界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波,但因为声波的能量随扩展的距离逐渐消耗,最后声音消失,一旦声源远离接受者就无法准确获得信息.早在十八世纪欧洲已有“电话”一词,用来指用线串成的话筒(以线串起杯子).电话的出现要归功于贝尔,早期电话机的原理为:说话声音为空气里的复合振动,可传输到固体上,通过电脉冲于导电金属上传递.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声音信号的传递借助电磁波传送.电磁波能够在真空中传播,不但传播速度快,而且频率范围广,但它在水中会被吸收而急剧衰减.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就是手机这种移动通信工具,它兼具发射和接收这两种功能,在同步地球卫星的协助下能使通信范围几乎覆盖地球上的每个角落.
请根据上述材料和你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传声筒”的展示项目,形象地向观众展示了: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管路中的空气产生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以下应用或工具利用“传声筒”原理的是A
A.医生给病人看病用的听诊器
B.水杯琴
C.天坛回音壁
D.超声波医学检查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D
A.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声音的传播速度一定是340m/s
C.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潜入水中的潜艇通信使用电磁波
(4)一列声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波速变大,频率增大
B.波速变小,频率不变
C.波速变大,波长变长
D.波速变小,波长变长.

分析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声音越强,听到的越清楚.当声音分散较小时,可以相应的增大声音的响度,因此可以听的更清楚,“传声筒”可以减小声音的分散,分析题目中的各个选项,找出与其原理相同的;
(3)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②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③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④现在生活中的移动通信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
(4)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和周期不变,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

解答 解:
(1)“传声筒”的管道中有空气,当一名观众在管路一侧发声,引起管路中的空气震荡,另一侧的观众能够听到空气传输的声音,两人可进行对话;
(2)“传声筒”中的声音在管道中传播,减小了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
A、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提高声音的响度,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故A符合题意;
B、水杯琴说明液体振动可以发出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天坛回音壁,是利用了声音的反射,即回声,故C不符合题意;
D、超声波医学检查,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故D不符合题意.
(3)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故A正确;
B、声音只有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才是340m/s,在其它介质中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故B错误;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C错误;
D、潜艇是利用无线电进行通信的,所以是通过电磁波来完成的,故D正确;
(4)声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变大,周期和频率不变,由波速公式v=λf得知,声波的波长变长,故C正确,ABD错误.
故答案为:(1)空气;(2)A;(3)AD;(4)C.

点评 本题是一道综合了声学中多个知识点的题目,做题时要对照相关的物理知识,仔细分析每一种情况的对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已知轮船满载时的排水量为2×103t,轮船自重为9×106N,问:
(1)它最多能装多重的货物?
(2)满载后在东海上航行,轮船驶入海水中的体积是多大?
(3)当它驶入长江后,它受到的浮力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ρ=1.03×103kg/m3,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7.画出如图中小球受到的重力、绳子的拉力和墙壁的支持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①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②成小水珠或③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珠和小冰晶浮在高空中就形成了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珠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会④变成小水珠,与原来的水珠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如果水珠下落中骤然遇到0℃以下的冷空气,于是水珠便快速⑤成冰珠,下落时就是冰雹.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编号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
①汽化、②液化③凝华、④熔化、⑤凝固;
(2)上面5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①④(填序号号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同学用歌曲中的节拍来估测时间,测出中速歌曲的10个节拍用时约8s,他用同样的节拍估测一位同学跑60m所用的时间,正好他打完9个节拍该同学到达终点.则该同学跑完60m的平均速度约为(  )
A.8 m/sB.7.5 m/sC.7.2 m/sD.8.3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四种物理现象中,有真有假.关于它们真假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在雷雨天,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②鱼儿在水底吐出的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小;
③袋装快熟面从三明带到青藏高原,包装袋向外鼓起一些;
④一杯热水拿到冷的空调房内,杯子的外壁凝结出大量的水珠.
A.①②为真、③④为假B.②③为真、①④为假C.①③为真、②④为假D.③④为真、①②为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如图,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某同学进行了实验:

(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重力大小.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浮力是0.5N
(3)比较图C和图D可知,石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4)该同学做完实验总结出浮力跟它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F=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拉弯的弓具有弹性势能,当它把箭水平射出去时,转化为箭的动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如图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要想利用图示的装置证明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应该选用质量不同 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相同 高度滚下,通过比较木块被推动距离的远近 来说明小球具有动能的大小.
(2)此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3)一头牛慢走和中学生百米赛跑时的数据,可看出对物体动能影响较大的因素是速度.
物体质量m/kg速度s/m/sE/J
6000.575
中学生5069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