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小明想知道沸腾过程的特点,他用如图(a)所示的装置进行了以下探究过程:

A.待到水的温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整理仪器.
B.用酒精灯给了盛了水的烧杯加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C.将适量的水倒入烧杯,把烧杯放在铁架台的石棉网上,将温度计插入水中.
D.水的温度升到90℃左右,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到水沸腾后继续加热4分钟.
(1)请完成以下问题:
①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水银(酒精/水银)温度计.
②在使用温度计以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③将各步骤的标号按正确操作顺序填写在横线上:CBDA;
④安装该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B铁圈.
⑤水中的气泡在沸腾前由大变小,沸腾时由小变大.(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
⑥同学在实验时,发现从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时间过长,为了节省燃料,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减少水的质量(写一种).
(2)小明记录了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其中第4min的水温如图(b)所示,请填写在表中空格里.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899999999
①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c)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②从水的沸腾图象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99℃,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是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分析 (1)①酒精内的液体沸点不能低于被测的温度;
②使用温度计时要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③要掌握整个实验过程,能够正确地对步骤进行排序.
④探究水沸腾实验时,安装实验装时,从下到上依次安装各装置;
⑤气泡上升的过程中,气泡在水中的深度越来越浅,所受的压强越来越小,气泡越来越大;
⑥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首先要知道加热用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然后可以给烧杯加盖、适当减少水量、适当提高水的初温、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等方法.
(2)①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②根据液体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特点进行分析,气压低,沸点低.

解答 解:(1)①水的沸点大约为100℃,高于酒精的沸点,所以不能用酒精温度计;
水银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所以应该用水银温度计;
②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③在实验中,在固定好器材后,给烧杯加水后加热.当温度快到沸点时开始,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沸腾几分钟为止,然后停止加热,按前面要求记录水降温时的规律,所以顺序应为CBDA.
④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B铁圈,它是用来固定烧杯的,而A是用来固定温度计的,所以需要先固定B;
⑤水沸腾前,气泡越往上运动,温度越低,气体液化变为水而消失,即气泡由大变小;水沸腾时,水温相同,气泡上升时所受水的压强变小,气泡变大,即气泡由小变大;
⑥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可以给烧杯加盖,减少热量的损失;或适当减少水量,或适当提高水的初温.
(2)①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②由图象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水的沸点为99℃.水的沸点低于100℃,是因为气压低于一标准大气压.
故答案为:
(1)①水银;②量程;③CBDA;④B;⑤由大变小;由小变大;⑥减少水的质量;
(2)①见上图;②99;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

点评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探究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所以要用到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变化,因此温度计的使用、读数也是此实验中的重点,有关沸腾时的特点及沸腾图象,也是此实验中常考查的内容,一定要掌握,实验中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如图所示,撑杆跳运动员向上跃起的过程中,撑杆弯曲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运动员下落过程中动能增大(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导体中一定产生感应电流
B.家庭电路中的总电流随用电器功率的增大而减小
C.通电螺线管磁性的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小泽猜想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是否有关,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稳压电源、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停表各一个;绝热的塑料盒一个,盒内密封着空气,盒内的电阻丝的阻值是10Ω,插在盒中的温度计量程是0~100℃;导线若干.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如表.
实验次数 通电时间t/s 电阻R/Ω电流I/A盒内空气的初温t0/℃ 盒内空气的来温t/℃ 盒内空气升高的温度△t/℃ 热量Q
 1 20 10 0.2 20 32 12 小
 2 0.3 20 47 27 中
 3 0.4 20 69 49
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的探究结论是通电时间和电阻一定时,电流越大,导体产生的热量越多.
(3)实验结束后,小泽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对原实验方案稍加改动:实验器材不变,通电时间和电流的预设值不变,在每完成一次实验(收集一组数据)后,不断开开关,也不打开通气孔,直接把前一次实验的末温作为下一次实验的初温,再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使电流达到预设值时开始计时,20s后记录末温…
指出改动后方案的两点不足(可以结合原方案的实验数据);
①改动后导致第三次实验的末温超过了温度计的量程,无法完成实验.
②改动后,前一次实验的末温并不是下一次实验的初温,所以初温记录有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6年8月16日凌晨,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将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送入太空轨道,它预示着人类将首次完成卫星与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这颗量子卫星,可以近似看成一个立方体,高1.7m,重640kg.

(1)该卫星的重为6400N,平均密度约为130kg/m3(g=10N/kg);
(2)在火箭上升过程中,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3)乙图是利用卫星上搭载的照相机拍摄到的景观画面,如果拍摄时所用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6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为大于60mm小于12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中的光学现象与规律相符的是(  )
A.
硬币隐现--光的折射
B.
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C.
海市蜃楼--光的直线传播
D.
小孔成像--光的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衣柜里防虫用的樟脑片,过一段时间会变小,最后不见了,这是一种升华现象,樟脑片在升华过程中要吸收热量;我国北方冬季,有时地面和屋顶会出现霜、窗玻璃上出现冰花,这些都是凝华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张丽和唐梅同学想测量一瓶食用油的密度,他们分别选用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方法来进行测量.

(1)张丽同学用刻度尺、烧杯、水、两端开口的玻璃管、橡皮膜、细线来测量食用油密度,操作步骤如下:
①如图1甲所示,用细线和橡皮膜把玻璃管一端扎紧,管竖直放置,开口向上,向管内倒入适量的食用油,随着油量的增加,橡皮膜越向下凸起,说明液体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②用刻度尺测出玻璃管中油柱的高度为h1(如图1甲所示);
③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将装有油的玻璃管缓慢浸入水中,直至橡皮膜水平为止,用刻度尺测出管底到水面的深度为h2(如图1乙所示);
④食用油的密度表达式:ρ=$\frac{{h}_{2}}{{h}_{1}}{ρ}_{水}$.(水的密度用ρ表示)
⑤分析实验过程,张丽同学测得的食用油密度值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大”或“小”).
(2)唐梅同学用托盘天平、烧杯、细线和橡皮擦测量食用油的密度.
(a)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指在分度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标尺的中央刻度线;
②将烧杯装入适量水并放在托盘天平上(如图2乙所示),调节天平重新平衡后,所用砝码和游码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如图2丙所示,则这杯水的总质量为153.2g;
③将橡皮擦用细线绑好并浸没入水中(未接触烧杯,如图2丁所示),记下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为163.2g;
则该橡皮擦体积V=10cm3
④将橡皮擦从水中取出,同时把烧杯中的水倒掉,然后用干毛巾擦干橡皮擦和烧杯;
⑤将烧杯装入适量食用油并重新放在托盘天平上,记下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为142.2g;
⑥用细线将橡皮擦浸没入食用油中(未接触烧杯),记下天平平衡时的示数为151.0g;
(b)则食用油密度为ρ=0.88×103kg/m3
(c)橡皮擦由橡胶制成,水分和油类都有可能被吸入,假设橡皮擦在实验过程中不吸水,但会吸少量的油(体积不膨胀),则由此方法测得的食用油密度将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如图所示,一弹簧的左端固定,右端连接一个小球,把它们套在光滑的水平杆上,a点是压缩弹簧后小球静止释放的位置,b点是弹簧原长时小球的位置,c点是小球到达最右端的位置.则小球由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b(选填“a”、“b”或“c”)点的动能最大,从b点到c点,弹簧的弹性势能增大(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