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用甲、乙两个滑轮将同样的钩码缓慢提升相同的高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F1与F2大小一定相等B.F1做的总功比F2
C.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D.甲中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比乙大

分析 由滑轮的特点可知力的大小和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再根据效率公式判断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大小关系.

解答 解:A、F1=G F2=$\frac{1}{2}$,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A错误;
B、F1要克服摩擦、绳重和钩码重力做功,F2要克服摩擦、绳重、动滑轮重力和钩码重力做功,所以F2做的功较多,B错误;
C、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做的有用功相同;而总功等于有用功加上额外功,可知利用动滑轮做的总功多,机械效率η=$\frac{{W}_{有用}}{{W}_{总}}$,故甲的机械效率比乙高,C正确;
D、乙省力但费距离,故乙中绳的自由端移动的距离比甲大,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定滑轮与定滑轮的特点,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计算方法;本题关键在于确定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是小刘同学“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的字样.

(1)在图甲上补画导线,使其成为完整的实验电路,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小灯泡变亮.
(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如图乙所示,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3)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B(选填“A”或“B”)端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2.5V为止,该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625W,此时小灯泡的电阻是10Ω.
(4)正确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经检查电表完好,则可能的原因是电压表接在滑动变阻器两端.
(5)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测得几组对应的电压与电流值,作出了图丙所示的U-I图象.从图象可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随实际电压的增大而增大;还可以发现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不成(选填“成”或“不成”)正比,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小灯泡电阻随温度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已知人体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
A.60cm3B.60dm3C.120cm3D.120d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关于功、功率、效率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器功率大B.功率大的机器效率高
C.效率高的机器做功多D.做功快的机器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对常见物理量的估计正确的是(  )
A.中学生的重力约为50N
B.人的密度约为0.5×103 kg/m3
C.现在考试室内的气压略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D.将初二物理书从地面捡到桌子上所做的功约为200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端午节赛龙舟是中国传统项目之一.如图是一场龙舟大赛的活动场景.请写出龙舟大赛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
示例:物理现象:龙舟浮在水面上
物理知识:龙舟受到浮力
物理现象:用力向后划水,船就前进.
物理知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1×10-2m2的柱形容器内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个圆柱形木块,木块的质量为m=600g,密度为0.6×103kg/m3,底面积为5×10-3m2.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浸入水中的深度h;
(3)若用外力将木块向下压2cm,则木块的下底面受到水的压强增加了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凸透镜前2倍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让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距透镜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这个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
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C.缩小的虚像D.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