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2)“再生制动”技术可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3)流体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因此,在列车轨道两侧都要画上安全线;
(4)“逃生锤”的目的是为了击碎玻璃,因此应从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的角度进行分析.
解答 解:
(1)高速行驶的动车进站前关闭电源,由于惯性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还要向前运动一段距离.
(2)“再生制动”技术,在车速降低的过程中电动机转变为发电机发电,把动车组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输入电网.
(3)动车进站时由于附近的气流速度快,压强小,人如果站得太近,身后的压强大,会将人压向车的一侧,容易发生危险,故应站在安全线外.
(4)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砸破玻璃逃生,因此,“逃生锤”应具备前端尖锐的特点,这样在压力一定时,可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故图B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1)由于惯性动车仍以较大的速度前进;(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动车进站时由于附近的气流速度快,压强小,人如果站得太近,身后的压强大,会将人压向车的一侧,容易发生危险;(4)B.
点评 本题通过与列车有关的现象或应用,考查了多个物理知识点,都较为典型,体现了物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值得我们学习和关注.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 B. | ![]() | C. | ![]() | D.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S/m2 | 1.0 | 2.0 | 3.0 | 4.0 |
F1/N | 103 | 206 | 309 | 412 |
v/m•s-1 | 10 | 20 | 30 | 40 |
F1/N | 103 | 412 | 164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B. |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 ||
C. |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 D. | 质子带负电,电子带正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