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阅读下列两则短文后回答下列问题。
(1)物体的惯性
一辆空车和一辆装满货物的车(两车的型号一样),在相同牵引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空车的质量小,在较短的时间内可以达到某一速度,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装满货物的车质量大,要在较长的时间内才能达到相同的速度,运动状态难改变。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小;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我们说它的惯性大。
惯性的大小在实际生活中经常要考虑到。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减小物体的质量来减小物体的惯性;相反,当我们要求物体的运动状态不易改变时,应该尽可能增大物体的质量来增大物体的惯性。
(2)汽车安全带
汽车安全带是用于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装置,如图甲。安全带结构一般由软带、卷带装置等部分组成。汽车正常行驶时,卷带装置中的卷收器借助如图乙所示的弹簧,使软带随身体的移动而自由伸缩且不会松弛。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将乘员紧紧地绑在座椅上,待冲击力峰值过去时,适当放松安全带,避免因拉力过大造成二次伤害,同时卷收器内的敏感元件将驱动锁止机构锁住卷轴,使软带固定在某一个位置上,有效保护乘员的安全。
(1)阅读上述文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物体的惯性与物体的_____有关。
(2)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是为了通过减小飞机的_____来减小飞机的_____,使自身的_____更容易改变,以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发生碰撞时,安全带对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是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汽车突然拐弯时,安全带能自由伸缩
B.汽车突然启动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
C.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松一些
D.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不能被拉动
【答案】质量 质量 惯性 运动状态 B D
【解析】
(1)根据短文知道,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质量大的物体,运动状态难改变,由此说明惯性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2)歼击机在战斗前要抛掉副油箱,这样是通过减小飞机的质量的方法来减小飞机的惯性,目的是使自身的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提高歼击机的灵活性;
(3)根据题意知道,发生碰撞前,安全带对人的拉力较小,而发生碰撞时,汽车会突然停止运动,人会由于惯性而向前运动,此时产生安全带的拉力会增大,当汽车停止运动后,安全带对人的拉力又会减小,故只有图象是B符合题意,故选B;
(4)根据题意知道,当紧急制动、碰撞或车辆行驶状态急剧变化时,安全带能在人尚未移动时拉紧软带,所以,汽车突然拐弯时,为了起到安全作用,安全带不能自由伸缩,故A错误;汽车突然刹车时,安全带能对人起到保护作用,故B错误;为了安全,安全带要尽可能系得紧一些,故C错误;用手快速拉安全带,安全带会被锁住不能被拉动,故D正确,故选D。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8V,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15V,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80Ω 1A”,小灯泡L标有“6V 3W”字样(不计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在保证灯泡两端电压不超过额定值及电表均安全的情况下
A. 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大阻值是60Ω
B. 整个电路消耗的最大总功率是9W
C. 小灯泡消耗的最小功率是0.75W
D. 变阻器的功率可达3.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子带负电,原子不带电,说明原子内存在着带正电荷的部分,它们是均匀分布还是集中分布的呢?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1: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
(猜想与假设)α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
(解释与结论)
(1)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_____。
(2)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α粒子就____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____。
(3)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究经历了三个过程,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你认为原子结构为如图2的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A. 甲图实验,装有水的瓶子竖放在海绵上,瓶中水越少,海绵凹陷越明显
B. 乙图实验,当压强计的探头在水中深度逐渐增大时,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不变
C. 丙图实验,测出拉开吸盘时大气对吸盘的压力和吸盘的面积,可估测大气压强的值
D. 丁图实验,向外拉活塞,试管内停止沸腾的水再次沸腾,可知气压减小,水的沸点升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图中的甲装置做“探究二力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1)当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_____状态时,我们认为它受到的力是相互平衡的。
(2)实验时,小明发现当向左盘和右盘同时加入一个相等重量的砝码时,木块处于静止状态。此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是平衡的。小明再在左盘中增加一个很轻的砝码时,发现木块仍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是_____(选填“平衡”或“不平衡”)的。
(3)于是小明改用乙装置进行实验。其主要原因是_____。
A.小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B.小卡片容易扭转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4)他在卡片的两端挂上数量相同的钩码后,小卡片才能处于静止状态,这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_____。然后他把小卡片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回到原来的位置,这是因为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在_____,当小卡片静止后,他用剪刀把小卡片从中间剪开,发现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互相平衡的二力必须作用在_____。
(5)在对实验进行评估时,小明提出:“当卡片受力平衡时,处于静止状态,这时用力推一下,卡片会不会做匀速直线运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同样的小卡片,利用乙装置进行实验。结果他没有看到这一现象,这是因为推出卡片后,卡片受力_____(填“平衡”或“不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观察和________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也是认识自然规律的重要途径。而实验中常常离不开基本的仪器或测量工具,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读数是保证实验结论可靠的前提。在测量前,我们必须观察仪器或测量工具的零刻度线及是否需要较零,必须观察仪器的________,认清________。
(2)请根据如图所示的情况读出各仪器或测量工具的示数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小含同学做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
(1)请你在如图甲中将他未连接完的电路连接完整__ 。
(2)实验过程中,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电路中电流大小为___________A,此时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_____W。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
(3)做完此实验后,小含同学还想测量一只阻值约为数百欧的电阻R的阻值,与其他同学讨论后,他通过增加一电阻箱R0(0~9999Ω 5A)、定值电阻(200Ω 2A)、单刀双掷开关等器材,设计出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在甲、乙两种方案中,方案___________(填“甲”或“乙”)可以让测量结果更准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表均为完好的实验室常用电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S为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R2为定值保护电阻,a、b间接“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对电路无影响)。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S与R1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传送带上的产品为均匀正方体,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计数器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的阻值为400,则( )
A. 有光照射时光敏电阻R1的阻值为800
B. 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C. 有光照射和无光照射时光敏电阻的阻值之比为1:2
D. 每1h通过S与R1之间的产品个数为60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某种电加热器的电路工作原理图。有总控开关S1,温控开关S2,两个加热电阻丝R1,R2(阻值不变)。该加热器部分参数己知:额定电压220V,加热功率为4840W,保温功率为400W.求:
(1)当S1,S2都闭合,该加热器处于_____(选填“加热”或”保温”)状态时,电路中的总电流______;
(2)傍晚用电高峰期,若实际电压只有200V时,加热器保温状态下的实际功率_____。(保留整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