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5.为了参加全国青少年创新大赛,小强运用所学电学知识,设计了一个电子身高测量仪,如图所示.其中定值电阻R1=5Ω,电源电压恒为4.5V,R2的规格为“15Ω 0.5A”,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求:
(1)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
(2)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分析 (1)由串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流表示数.
(2)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由题意知,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0.5A,电流表量程是0~0.6A,则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5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由欧姆定律求出此时电路总电阻,然后由串联电路电阻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
当电压表示数为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由串联电路电压规律求出电阻R1两端电压,由欧姆定律求出电路电流,然后由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后确定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解答 解:(1)由图示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示数:I=$\frac{U}{{R}_{1}+{R}_{2}}$=$\frac{4.5V}{5Ω+6.25Ω}$=0.4A;
(2)①由题意知,电路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I=0.5A,
此时电路总电阻R=$\frac{U}{{I}_{最大}}$=$\frac{4.5V}{0.5A}$=9Ω,
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R滑最小=R-R1=9Ω-5Ω=4Ω;
②由题意知,电压表最大示数为3V,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此时电阻R1的电压U1=U-U=4.5V-3V=1.5V,
电路电流I′=$\frac{{U}_{1}}{{R}_{1}}$=$\frac{1.5V}{5Ω}$=0.3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滑最大=$\frac{{U}_{滑}}{I′}$=$\frac{3V}{0.3A}$=10Ω;
由①②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Ω≤R≤10Ω;
答:(1)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6.25Ω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
(2)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4Ω≤R≤10Ω.

点评 本题考查了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即可正确解题,本题的难点是确定滑动变阻器何时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何时最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球,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其总体积比为1:5,实心部分密度比为2:1,若实心球的体积为V,则空心球的空心部分体积为(  )
A.VB.2VC.3VD.4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若凸透镜的焦距为20cm,则当物体距离凸透镜30cm时,在光屏上得到的像的情况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等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图中,用刻度尺测量木块宽度正确的方法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小强同学要测量额定电压为2.5V.小灯泡的功率:

(1)连接的不完整实物电路如图(乙)所示.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
(2)检查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灯泡不亮,电压表有示数且接近电源电压,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动,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
(3)排除故障后,移动滑片P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丙所示,若要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滑片P向B(选填“左”或“右”)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4)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丁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0.5W.观察图丙所示的I-U图象不是直线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一只小鸟在秀丽的唐河水面上飞过,映在平静河水中鸟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鸟在向下冲向水面捕食的过程中,像的大小不变(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frac{s}{t}$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和停表.
(2)实验中应使斜面坡度较缓(填“陡”或“缓”)些.这样做的好处是计时方便.
(3)由图中所给信息可知:vBC=0.05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准确落于预定撞击点--丰富海区域,下图为“嫦娥一号”撞击月球轨迹示意图.控制卫星撞月的第一步是使卫星减速,即卫星在地面指令的控制下沿运动方向喷射高温气体,高温气体对卫星施加制动力,这里用到的力学原理有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电磁波 (选填“声波”或“电磁波”)将指令传递到卫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如图1所示,平面镜前有一点光源S,S发出的一束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请作出该光线的光路图.
(2)如图2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
(3)如图3所示,已知两条经过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请画出两条对应的入射光线.
(4)如图4所示,在方框中画出合适的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