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将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时要首先应调节凸透镜、光屏和蜡烛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___________,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______(选填“前”或“后”);
(2)实验中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直到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______像(选填“实”或“虚”),该像是_____的(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3)将蜡烛从光具座上10cm向35cm刻度线移动时,若要让烛焰在光屏上能再次成清晰的像,光屏应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此时所成像的大小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继续将蜡烛移动到45厘米处时所成像为_______像(选填“实”或“虚”);
(4)实验时,蜡烛越烧越短,将会看到屏上的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5)实验过程中,用黑纸将凸透镜遮掉一半,光屏上像的形状______(选填“变”或“不变”),像的亮度______(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
【答案】同一高度 前 实 缩小 远离 变大 虚 上 不变 变暗
【解析】
(1)[1][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因此点燃蜡烛应在调整高度之前;
(2)[3][4]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10cm刻度线处,
u=50cm10cm=40cm>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3)[5][6]将蜡烛移至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物距减小,像距增大,为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此时所成像的变大;
[7]继续将蜡烛移动到45厘米处时,物距为:
u'=50cm45cm=5cmf,
故所成像为虚像;
(4)[8]实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根据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可知,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
(5) [9][10]用黑色硬纸片遮住透镜的上半部分,则照射到硬纸片上的光线不能折射到像点,但透镜的其它部分仍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所以在光屏上仍可以成烛焰完整的像,只是折射到像点的光线比原来减少了,像比原来变暗了。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探究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小华和同学们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如图①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_______________;
(2)如图②所示,为了验证(1)中的探究结论,小华同学用力敲桌子发出声响时,桌子却几乎不动。为了使实验现象明显,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③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该实验能说明_____________;
(4)如图④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将_______,并由此推理可知: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相同的溢水杯中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再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如图所示。当小球静止时,甲、乙两杯中溢出液体的重力分别是 0.4N 和 0.5N,取 g=10N/k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的质量是 50g
B. 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小于 0.4N
C. 甲杯中液体对杯底的压强等于乙杯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D. 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
【答案】AD
【解析】
A.小球在乙杯液体中处于漂浮状态,小球此时受到的浮力等于小球的重力,又此时排开的液体的重力为0.5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小球受到的浮力为0.5N,小球的重力为0.5N,小球的质量为m=,故A选项正确;B.小球在甲杯中排开液体的重力为0.4N,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得,甲杯中小球受到的浮力等于0.4N,故B选项错误;C.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甲杯液体中沉在底部,在乙杯液体中漂浮在液面上,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小球的密度,乙杯中液体密度大于小球的密度,甲杯中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杯中液体密度,又两杯中液体的深度相同,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gh可得,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故C选项错误;D.两个溢水杯的底面积相同,而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强,根据压强的变形公式F=PS可得,甲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小于乙杯内液体对杯底的压力,故D选项正确。故选AD。
【题型】多选题
【结束】
15
【题目】如图,一束光从截面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砖 AB 面垂直射入,请画出光束进入玻璃砖并从玻璃砖 AC 面射出的光路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连接串联电路时发现:闭合开关S后,小灯泡L1较亮,而L2较暗,他经过分析后认为:电流在流经每个用电器后会逐渐减弱,所以L2要比L1暗。同学小红认为小明的观点不正确。请你利用图中所给的器材并可另加一块电流表,设计实验说明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画出实验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请阅读《眼镜的度数》。
眼镜的度数
配戴眼镜主要可以矫正近视、远视及散光所造成的视力模糊。近视和远视使用球面透镜(简称“球镜”,即凹透镜或凸透镜)来矫正;散光使用柱面透镜(简称“柱镜”,即沿圆柱玻璃体的轴向切下的一部分)来矫正。透镜的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的焦度,用φ表示,即φ= 如果某透镜的焦距是 0.5m,它的焦度就是φ= =2m-1如果远视很严重,眼镜上凸透镜的折光本领应该大一些,透镜焦度就要大一些。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 100 的值,例如,100 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 1m﹣1,它的焦距是 1m。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下表是某位同学配眼镜时的验光单。其中,球镜一栏和柱镜一栏的数字表示透镜的焦度。轴位就是散光的方向,也就是在这个方向上矫正一定的散光后才能看得清楚。虽然配戴眼镜可以矫正视力,但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健康用眼习惯,保护好我们的眼睛。
远用 | 球镜(S) | 柱镜(C) | 轴位(A) | 矫正视力(V | |
远用瞳孔距离(PD)65mm | 右眼(R) | ﹣1.75 | ﹣0.50 | 180 | 1.0 |
左眼(L) | ﹣2.75 | 1.0 |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同学配的眼镜是_____(选填:“远视镜”或“近视镜”),其左眼所配镜片的度数是_____度。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多选)
A.透镜的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强 B.透镜的焦距越短,焦度越大
C.透镜的焦距越长,镜片的度数越高 D.透镜的焦度越大,镜片的度数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在探究电磁现象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①在图甲中将磁体向右插入螺线管中时,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转,由此可知:电路中有_______产生.
②将磁体从螺线管中向左拔出时,会观察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
③通过前两步实验,可得出感应电流的方向与________方向有关.
(2)图乙装置实验结果表明磁场对通电通体__________;为了使实验效果更明显,图中悬挂在细线下的金属棒最好选用______(填字母代号)
A.铁棒 B.玻璃棒 C.铝棒 D.铜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把一个铁锁用绳子悬挂起来,将铁锁拉到自己的鼻子附近(a点),稳定后松手,铁锁从a向前摆去,经b到c静止,再由c经b摆回时到不了a,铁锁不会打到鼻子。则铁锁( )
A.从a到b的过程机械能减少
B.从b到c的过程重力势能减少
C.在a、c两点的重力势能相等
D.从a到b和从c到b两次经过b点时的动能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最近,《自然》杂志刊登了一项电解氢氧化铁的“绿色炼铁”技术,电解之前要加热固态氢氧化铁,使其变为液态(已知固态氢氧化铁的密度为3.4~3.9×103kg/m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加热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
B. 20cm3氢氧化铁的质量大约为75g
C. 固态氢氧化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现象
D. “绿色炼铁”是指该技术无任何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____________;
(2)在实验过程中,将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一侧,蜡烛B放在玻璃板的另一侧。一边移动蜡烛B,一边用眼睛_______(选填“透过玻璃板”或“直接”)观察B,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____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