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体温计和寒暑表的一部分,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38.5 -5 【解析】本题考查温度计的辨别和使用。 体温计的量程一般为35℃--42℃,且分度值为0.1℃,而寒暑表的分度值一般为1℃,且存在零刻度以下的刻度,故甲为体温计,示数为38.5℃;乙为寒暑表,示数为-5℃。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二十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弹簧测力计挂住一条形磁铁置于螺线管的正上方,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

A. 变小 B. 先变小后变大 C. 变大 D. 不变

A 【解析】由右手螺旋定则可知,电磁铁上端是极,因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所以当闭合开关K时,条形磁铁受到向上的斥力,弹簧测力计的系数将变小,故A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复习第十八章 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6 V,定值电阻R1为10 Ω,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 Ω 0.5 A”,电压表量程为0~3 V,电流表量程为0~0.6 A。则( )

A. 电压表测量的是电阻R1两端的电压

B. 当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 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2~10 Ω

D. 当变阻器R2接入电路中的阻值是8 Ω时,通电1 min电阻R1产生的热量是53.3 J

C 【解析】试题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故A错误;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滑片右侧接入电路,当变阻器R2的滑片P像左移动时,接入电路的电阻增加,电压表的示数变大,故B错误;因为滑动变阻器R2的规格为“20Ω0.5A”,所以接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流是0.5A,电路的最小电阻是R=U/I=6V/0.5A=12Ω,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下面是小滨同学探究“水的沸腾”实验的过程: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滨应按照____________(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安装好器材开始实验后,小滨的操作如图所示,请指出小滨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滨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_______,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改正数据后,小滨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水的沸点为_______℃,可能的原因是当地的大气压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5)小滨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_________(合理即可).

自下而上 读取温度计示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保持相平 95℃ 水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98℃ 小于 烧杯底和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继续吸热 【解析】(1)凡是实验中需要酒精灯加热的装置时,都应该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来安装实验器材,这样更便于将器材一次性安装合适. (2)如图中读数时视线斜着看温度计的液面是不正确的,视线应当与温度计垂直。 (3)下表是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2017•襄阳卷)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___(填“放大镜”、“幻灯机”或“照相机”)的原理.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的结果.

放大镜 液化 【解析】通过晶莹剔透的露珠,我们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小草的叶脉,这是利用了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是放大镜的应用; 露珠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观察到的现象,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其相同的是( )

A. 放大镜 B. 幻灯机 C. 照相机 D. 近视眼镜

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情况可知,蜡烛在凸透镜中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的凸透镜成像情况,由凸透镜成像的应用可知,照相机是根据凸透镜的这种成像情况制成的,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B. C. D.

D 【解析】试题分析: A.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利用回声测距离;B.倒车雷达也是利用回声测距离; C.超声波清洗机利用超声能够传递能量; D.真空罩中的闹钟,能看到闹钟铃锤在振动,听不到声音,说明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故答案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信息只有通过传播才有意义

B. 在卫星通讯中,只要4颗互成90度角的卫星,就可以覆盖几乎整个地球

C. 按照通讯信号来划分,现代通信可分为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

D. 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信息容量越大

B 【解析】卫星通讯是微波通信的一种,微波只能沿直线传播,地球是圆形的,因此需要通信卫星作为微波传输的中继站,只要三颗互成120度角的卫星,就可以覆盖几乎整个地球,实现全球通信;电磁波的频率越高,信息容量越大,数字通信是用数字信号作为载体来传输消息,或用数字信号对载波进行数字调制后再传输的通信方式,它可传输电报、数字数据等数字信号,也可传输经过数字化处理的语声和图象等模拟信号;模拟通信是用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用丝线吊着一个乒乓球接触敲响了的音叉时所发生的现象。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加大力度敲打音叉,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 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解析】解答:(1)当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被弹起,说明音叉在振动,所以这个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通过乒乓球被弹起呈现音叉的振动,可以将音叉的微小的振动放大,便于观察;(3) 加大力度敲打音叉,会看到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振幅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