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40cm | B. | 30cm | C. | 20cm | D. | 10cm |
分析 据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分析即可,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解答 解:由于该题将蜡烛放在某位置上,得到一个与物体等大的像,即表明此时蜡烛在2倍焦距上,若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厘米,无论在哪,光屏都不能承接到像了,即说明此时蜡烛处于1倍焦距上或处于1倍焦距以内,据此分析:
A、若焦距是4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厘米后,蜡烛处于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以成像,故不符合题意.
B、若焦距是3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厘米后,蜡烛处于透镜的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在光屏上可以成像,故不符合题意.
C、若焦距是2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厘米后,恰好处于透镜的1倍焦距上,即处于焦点上,不能成像,故符合题意.
D、若焦距是10cm,故将蜡烛向透镜移近了20厘米后,恰好移动到透镜的光心处,故不可能,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成像特点与物距之间的关系.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物体摩擦,一个物体的原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 |
B. | 两物体摩擦带电,一个失去电子,另一个得到电子 | |
C. | 摩擦起电的条件是二物体必须都是导体 | |
D. | 摩擦起电的物体中,必须有一个是电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 图中,人的重力和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 |
B. | ![]() 图中,投出手中的篮球,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 |
C. | ![]() 图中,踢出去的足球能够继续运动,说明足球受到惯性的作用 | |
D. | ![]() 图中,人越过横杆下落的过程是把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