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①如图1所示,一束光沿AO方向斜射到平面镜上,画出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大小.
②如图2所示,小明想要利用一块平面镜使此时的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请你通过作图标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③如图3所示,发光点S发出的某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恰好经过A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条光线.
④如图4所示,请在图中完成光路图.
⑤根据图5示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在图中的虚线框内画出适当类型的透镜.

分析 ①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然后根据入射光线、反射光线以及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并且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②知道了反射光线的位置(太阳光竖直射入井中),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就是法线的位置.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和水平面成90°角,根据图中标出的入射光线和水平面的夹角,易求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入射角和反射角等大,由此求得反射角的度数.在标反射角的度数时要注意:反射角是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
③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反射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的,由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作出像点后,连接S′A,与镜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再完成光路.
④先确定所给的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特点,然后根据凹透镜和凸透镜的光学特点作图.
⑤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除过光心的光线之外的所有射向凸透镜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都会比原来会聚一些;从焦点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后变为平行光线.

解答 解:①过入射点O作垂直于界面的法线,入射角为90°-30°=6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反射光线;
②由于反射光线竖直射入井内,过入射点O竖直向下做出反射光线OB;然后作∠AOB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ON).
由图知: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AOB=30°+90°=120°;
则反射角∠BON=$\frac{1}{2}$∠AOB=$\frac{1}{2}$×120°=60°,如图所示:
③过镜面作出点S的对称点S′,即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S′A与镜面交于O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连接SO就得到入射光线,连接AO即为反射光线,
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入射光线平行于凸透镜的主光轴,则折射光线将通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⑤图中发散的光线经透镜后变得会聚,因此该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为凸透镜,如下图所示:

点评 本题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凸透镜和凹透镜的特殊光线、凸透镜和凹透镜光学特点等多个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小明同学把掉到地面上的物理课本捡起来放回到课桌上,在此过程中手克服课本的重力所做的功大约为(  )
A.0.015 JB.0.15 JC.1.5 JD.15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章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重合,如图甲所示.在此实验中:

(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2)移去蜡烛B,并在其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烛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
(3)不能用平面镜做实验(填“能”与“不能”)
(4)用平板玻璃代替平面镜做实验,其好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5)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 物对应点的位置.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物和像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实验结论: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物体和像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木块漂浮在水面时$\frac{3}{5}$的体积浸在水里,则木块的密度是600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粗略测量蜡的热值q,图中A为穿有小木棍的容器(内装有水),B为下部开了许多通气孔的罩子.
(1)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还必需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天平;
(2)小华设计的测量数据如下,其中多余的是D;
A.测出容器中水的质量m1       B.测出容器中水升高的温度△t
C.测出蜡烛燃烧的质量m2       D.测出蜡烛燃烧的时间T
(3)蜡热值q的表达式为q=$\frac{{c}_{水}{m}_{1}△t}{{m}_{2}}$(用测量量和已经量的符号表达);
(4)小华通过本实验测出的热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造成这一偏差的原因是蜡烛燃烧放出的热量没有被水完全吸收(选填一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家庭电路中三孔插座的接地线是为了确保家用电器的外壳接地,为了免收雷击高大建筑物顶上安装避雷针.请你说一个人防雷击的方法:雨天不能站在大树下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小明设计了一种测量未知电阻Rx(Rx为正整数)的实验方案,并选择了合适的器材,测量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未知,在A、B两点间接入的元件每次只能是电阻箱或未知电阻Rx
(1)请你帮他完成相关实验内容:
①将未知电阻RX接入A、B两点间;
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到某一合适位置记下电压表示数U;
③断开开关,取下A、B间的元件,将电阻箱接在A、B两点间;
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示数仍为U.
⑤读出电阻箱示数,即可知道Rx的阻值.
(2)小明测量电阻Rx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经常用到,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的是C.
A.力是看不见的,可以通过力的作用效果认识它
B.探究电流跟电压的关系
C.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中串联的两个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示范运营线已于2003年元旦在我国上海投入运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约是普通列车的三到四倍,原因是利用了磁力间相互作用的原理,是列车能在轨道上“浮”起来,从而大大减小列车与轨道间的摩擦力.气垫船工作原理就是船体与水面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船体悬浮在水面上,从而大大的减小船体航行时的阻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将一两端开口的均匀玻璃管,用质量不计的塑料片附在下端,然后用外力F将玻璃管竖直插在水下20cm处,保持平衡(如图所示),已知塑料片的横截面积和玻璃管的横截面积均为10cm2,且塑料片和玻璃管的厚度不计,玻璃管所受的重力为0.2N(g=10N/kg)求:
(1)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强;
(2)水对塑料片产生的压力;
(3)外力F的大小;
(4)该同学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先保持玻璃管在水中的位置不变,然后向玻璃管内缓慢地倒入该液体,当倒入深度达到25cm时,发现塑料片刚好下落,那么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