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下列关于安全用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一般都使用两脚插头
B.使用试电笔时,手必须接触笔尾的金属体
C.照明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或零线上都可以
D.增加大功率的用电器时,只需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即可

分析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必须接地;
使用试电笔时,笔尖接触要检测的导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
控制电灯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与灯之间.

解答 解:
A、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使用三孔插痤,让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漏电后,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A错误;
B、正确使用测电笔的方法,笔尖接触检测的导线,笔尾接触手,才能检测导线是零线还是火线,故B正确;
C、家庭电路中开关接在火线与用电器之间,故C错误;
D、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必须考虑电能表、导线、保险丝等因素,不能一味的换较粗的保险丝,防止因电路中电流过大而烧坏电路,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安全用电常识,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都一起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甲、乙两图中B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甲、乙两图中A物体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均为F
C.甲图中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D.乙图中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质量为50kg的小明同学以5m/s的速度跑完100m,需要时间20s.为了更好地进行体能训练,他背起200N的重物继续跑步,则此时他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700N.(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所示,重为3N的玩具小车沿斜面向上运动,请用力的示意图法作出小车对斜面的压力.(压力为2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如图,四个完全一样的立方体紧挨在一起排成一列,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中A受到一个水平向右大小为40牛的推力,四个立方体一起匀速向右运动.那么物体C、D之间的作用力大小为10N,物体C所受的合力为0N,物体B所受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1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如果按图所示的方法把甲放在乙的上方,则乙对地面的压强为$\frac{{{p}_{1}}^{3}+{{p}_{2}}^{3}}{{{p}_{2}}^{2}}$,将甲和乙放入足够多的水中静止时它们所受的浮力之比为$\frac{{{p}_{1}}^{3}}{{{p}_{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观察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最大测量值是5N.指针所示被测物体所受重力是0.8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
(1)实验时,应将烛焰、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中央.
(2)若此透镜的焦距为5cm,移动蜡烛在光屏上恰好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如图所示,请你详尽地描述这个像的特点:倒立缩小实像.
(3)此时,把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且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填“远离”或“靠近”),才能使蜡烛的像变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近视眼使像呈在视网膜前面,利用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将像向后移,落在视网膜上
(4)取下近视眼镜,继续将蜡烛向凸透镜靠近,移动到某一位置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原因是成的是虚像(物距在一倍焦距内)或不成像(物体在一倍焦点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毛皮与橡胶棒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橡胶棒因得到电子(选填“得到”或“失去”)带负电.(填“正”或“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