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科学家法拉第( )
A. 发现了电流具有热效应 B. 用实验证明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着磁场
C. 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D. 发现了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
C 【解析】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历经10年的探索,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电动机和变压器的相继问世,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传输和利用成为现实,人类社会进入了电气化的时代。故C正确为答案。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物理八年级6.1 力 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小球向左运动与弹簧接触后,经历了如图甲、乙所示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B. 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
C. 弹开过程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C 【解析】试题分析:压缩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快慢,故AB正确;弹开过程也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C错;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故D正确;应选C。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6章 电压 电阻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为了探究“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小明设计了如图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0为定值电阻。
(1)在本实验中电阻R0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小明检查电路后认为电路设计存在问题,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铅笔芯两端的电压相同,无法判断其电阻变化。小明的观点是否正确?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3)闭合开关后用酒精灯对铅笔芯进行加热,每隔10秒记录一次电流值,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电流/A | 0.16 | 0.19 | 0.21 | 0.22 |
由此可以得出:铅笔芯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
保护电路 不正确 因为电路中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0不变,若电流变大,则总电阻变小,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小;若电流变小,则总电阻变大,说明铅笔芯电阻变大,所以能够完成实验 减小 【解析】(1)由图可知,铅笔芯与定值电阻R0串联,当温度改变时,在铅笔芯电阻变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越来越大,应该在电路中串联一个定值电阻,这样就可以防止电路中的电流过大而烧坏仪表,即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2)...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九年级物理人教版 第16章 电压 电阻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小翔观察小手电筒的电源,由两节全新干电池串联组成,可知该电筒工作电压约是( )
A. 0.3V B. 1.5V C. 3V D. 4V
C 【解析】一节干电池电压是1.5V,两节干电池串联的总电压是1.5V×2=3V,所以该电筒的工作电压为3V.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5磁生电 同步测试卷 题型:多选题
如图表示垂直纸面的一根导线,它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不动,磁极做下面的运动,能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的是 ( )
A. 两磁极一起向上运动 B. 两磁极一起向下运动
C. 两磁极一起向右运动 D. 两磁极一起向左运动
CD 【解析】A.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不动,当两磁极一起向上运动,导线不切割磁感线,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不符合题意。 B.当两磁极一起向下运动,导线不切割磁感线,没有感应电流产生,故B不符合题意。 CD.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线不动,当两磁极一起向右、向左运动时,导线切割磁感线,能在导线中产生感应电流,故C、D符合题意为答案。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20.5磁生电 同步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_____赫兹.由此可知,在每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了____ 次,周期为_____s.
50 100 0.02 【解析】我国交流电的频率50赫兹.由此可知,在每秒钟内电流的方向变化了100次,周期为0.02s.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甲、乙、丙三组同学各自做了研究实验。如图是他们所做的实验的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剖成两半的胡萝卜),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研究方法正确的有____________两组。
(2)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能分别得到什么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方法正确的小组所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
甲、丙 甲: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丙: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水表面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控制变量法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在研究一个变量时,应控制其他的变量一致,因此,只有图甲、图丙的实验符合这一要求; (2)读图可知,甲图中控制了液体的表面积的空气的流动,只改变温度,因此可得出结论:水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乙图中控制了液体的温度和液体的表面积相同(塑...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上册 第3章 物态变化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关于自然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春天,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熔化形成的
C. 秋天,浓雾消散是汽化现象
D. 北方的冬天,树枝上的雾凇是凝固形成的
C 【解析】试题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析】 A、春天,冰雪消融是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 B、夏天,夏天的傍晚,草叶上的露珠是空气中水蒸气...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 10.2阿基米德原理测试卷 题型:计算题
如图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 cm时,木块A有3/5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即没有发生形变。(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 kg/m3,不计弹簧所受的浮力,g取10 N/kg)
(1)求此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
(2)求木块A的密度。
(3)先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对木块的作用力为F1,再打开阀门B缓慢放水,直至木块A完全离开水面时,再关闭阀门B,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为F2,求F1与F2之比。
(1) 2000 Pa;(2) 600 kg/m3;(3) 2∶3。 【解析】试题分析:(1)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时,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ρgh=103 kg·m-3×10N/kg×0.2=2×103Pa; (2)当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G木=F浮,即ρ木Vg=ρ水3/5Vg,所以ρ木=0.6×103kg/m3 ; (3)A完全浸没时,G木+F1=F1浮,F1=2/5ρ水Vg...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