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甲、乙所受重力之比为1:4,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甲和乙的底面积之比为2:3,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3:10.

分析 知道两物体的重力之比和底面积之比(受力面积之比),利用赋值法得出它们的大小,再利用压强公式计算甲对乙的压强、乙对桌面的压强,进而求出比值.

解答 解:
由题知,甲、乙所受重力之比为1:4,可以把甲的重力看做1,把乙的重力看做4;
把甲的底面积看做2,把乙的底面积看做3,
则甲对乙的压强:
p1=$\frac{{F}_{1}}{{S}_{1}}$=$\frac{{G}_{甲}}{{S}_{甲}}$=$\frac{1}{2}$;
此时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p2=$\frac{{F}_{2}}{{S}_{2}}$=$\frac{{G}_{甲}+{G}_{乙}}{{S}_{乙}}$=$\frac{1+4}{3}$=$\frac{5}{3}$;
甲对乙的压强与乙对桌面的压强之比:
p1:p2=$\frac{1}{2}$:$\frac{5}{3}$=3:10.
故答案为:3:10.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压强的计算,在求比值的题目中,利用赋值法直接求解显得更简单、不容易出错.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面是在一本用电常识的书中,列出的白炽灯的常见故障与检修方法,其中“灯泡不亮”这项故障的现象如下:
故障现象可能原因检修方法
灯泡不亮1.灯泡的灯丝断了换新灯泡
2.灯头内的电线断了换新线并接好
3.灯头、开关等处的接线松动,接触不良检查加固
你能概括上述故障的原因是什么吗?(  )
A.通路B.断路
C.短路D.可能是断路,也可能是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测量金属小球没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在空气中将小球挂在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6N;手提弹簧测力计使小球浸没在水中,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N;金属小球受到的浮力是0.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8V,电阻R2=R1,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A端,S1闭合、S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此时若再将S2闭合,发现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了0.2A,则当滑片P在AB中点,且S1和S2都闭合时,电路的总功率为3.2W.(提示:图中打实心点的才是连接的点,这个滑动变阻器的B端右边的点根本就没有按照常规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关于机械能和内能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增大物体的高度可以增大机械能,但不可以增大内能
B.增大物体的速度,可以使物体的机械能和内能都增大
C.物体的机械能可能为零,但内能不能为0
D.机械能和内能的单位都是焦耳,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Rx阻值的实验中:

(1)将实验电路图补画完整.
(2)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2)所示,检查电路,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你在连接错误的导线上打“×”,在图中补画出正确的连线.若没有发现错误,闭合开关,会出现电压表的指针指向最大刻度右侧,电流表无示数现象.闭合开关前,他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B端(填“A”或“B”);
(3)改正错误后,当滑片P移到某一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如图(3)所示,则Rx的阻值为6.25Ω.
(4)某同学在实验中,不小心将滑动变阻器损坏(不能使用了),一时又找不到其他变阻器.此时该同学将滑动变阻器从电路中撤下后,假如还能测出Rx的阻值,那么,滑动变阻器损坏后,可能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是实验误差增大.
(5)为了克服上述缺点,除了换用新的滑动变阻器外,还有什么方法改变电池节数.
(6)某同学为了探究导线连接后电阻如何变化,他选择的实验器材有:规格(材料、横截面积)相同的带有接头的电阻丝(足够长)、电源一个、开关一个、电流表一块、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以及刻度尺和剪刀.下面请你和小亮一起利用上述器材,继续完成该探究实验.
①在右边方框内画出该实验的电路图.
②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
③分析论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常见的物体通常情况下都属于绝缘体的一组是(  )
A.汽油和盐水B.玻璃和石墨C.人体和大地D.塑料和陶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物A重GA,物B重GB,如图所示叠放,漂浮在水面上,则物B受到水的浮力大小是(  )
A.GAB.GBC.GA-GBD.GA+G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物体作直线运动的情况如图,物体在OA段的速度为v1,物体在BC段的速度为v2
(1)请你根据图象分析,v1大于v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此物体全程的平均速度v=2.5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