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张白纸,再准备A、B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该实验选择两个相同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大小关系.
(2)我们应选择较薄(选填“较厚”或“较薄”)的平板玻璃来代替日常使用的平面镜,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透过玻璃看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位置.
(3)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4)将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甲).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
(5)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同桌的小红在旁边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选填:“重合”或“不重合”).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则光屏上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A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分析 (1)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支蜡烛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并点燃,另一支放在玻璃板的后面,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时,可以确定像的位置,同时也可以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根据“平面镜”、“较薄的平板玻璃”、“较厚的平板玻璃”的特点进行分析.例如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等.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确定像的位置是关键.像的位置用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来确定.实验中既能看到物体A的像,又能看到蜡烛B,要采用透明的玻璃板.
(3)物体射出的光线对人眼刺激越强,人眼感觉物体越亮,物体经过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光线越多,人眼感到物体的像越亮.在比较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射出光都对眼睛有刺激,干扰人的视线.
(4)实验时玻璃板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
(5)实像能承接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承接到光屏上.

解答 解:(1)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采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而平面镜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同时由于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每个反射面相当于一个平面镜,都可以成像,玻璃板如果薄,两个像距离近,测量误差小,实验效果好;反之,较厚的玻璃板两面,都可以成像,会出现了两个不重合的像,从而影响实验效果;
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
(3)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4)实验时玻璃板要竖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竖直,不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可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就无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
(5)实验中,小明移动蜡烛B,使其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此时同桌的小红在旁边的位置观察到蜡烛B与A的像重合;
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时,撤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与玻璃板平行的光屏,光屏上不能承接到像,因为平面镜成虚像,虚像不能承接虚像.
故答案为:(1)大小;(2)较薄;像的位置;(3)较黑暗;(4)玻璃板未与桌面垂直;(5)重合;不能;虚.

点评 对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只要掌握扎实,牢记相关的知识,答案不难得出.此题引入了“等效替代法”,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应该有所了解,并学会使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属于串联的电路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同学做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如图(钟表每格为1s):
(1)实验中需要使用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秒表;
(2)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0.13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0.16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如图是小强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选填“位置”或“虚实”).
(2)为了使像显得更加明亮,实验环境的光线应相对较暗(选填“亮”或“暗”).
(3)将点燃的蜡烛A竖直放置在玻璃板的前面,能看到玻璃板后A的像,然后将蜡烛B放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发现B恰能与A的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相等(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4)小强在蜡烛A和蜡烛B处做好记号,用刻度尺测得B到A的距离为20cm,接下来他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2cm,则此时像到蜡烛A的距离是16cm.
(5)将蜡烛B取走,在B的原位置竖放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选填“虚”或“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关于水中月亮离水面的远近,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月亮就在水的表面上B.和猴子的眼睛到水面的距离相等
C.和天上月亮到水面的距离相等D.井有多深月亮就有多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为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小明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图中的光屏是一个可折转的硬纸板,此光屏在实验中的作用是:①利用光的漫反射现象来显示光束路径;②验证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共面.
(2)小明在实验时,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o、30o、45o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了不同的数据(见表格).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总结的规律却与反射定律相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反射角了.
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
115°75°
230°60°
345°45°
(3)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室提供了厚薄不同的两块玻璃板,你应选择薄(厚/薄)玻璃板进行实验;
(2)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B,其目的是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3)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 (前侧/后侧)观察,直至蜡烛B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能/不能)呈现蜡烛的像,说明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实);
(5)实验时,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不变(变大/不变/变小);
(6)实验中,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中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A不(向右/向左/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转向自己(转向自己/转离自己/不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数据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的正常体温为39.5℃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为60℃
C.人的心跳频率大约为1.2HzD.让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小明用绳子沿斜面将木块由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拉力大小为F,斜面长为s,高为h,绳重不计.若η为斜面的机械效率,则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F-Fη(用F和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