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A. 像变大,像距变大 B. 像变小,像距变小

C. 像变大,像距变小 D. 像变小,像距变大

B 【解析】试题分析: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20cm处移到40cm处的过程中,物距始终大于焦距,因此凸透镜成实像,由于物距增大,则像距减小,像变小,综上分析可得,选项B正确;故应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高邮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选择器材时,实验室有量程为“-2℃~102℃”和“-20℃~102℃”的温度计,应选择量程为 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这样选择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红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多次实验得出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下表: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_____.

(3)你认为给冷藏盒中药品降温最好选用_____(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4)实验后,他们联系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_____________.

-20℃~102℃ 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低于-2℃ 先降低后升高 适当浓度盐水结成的冰 撒盐后冰雪的熔点低于0℃,便于积雪融化 【解析】试题分析:(1)要使用量程为-20℃~102℃的温度计,主要考虑盐水的凝固点低于-2℃时,便于测出盐水的凝固点; (2)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看出,盐水的浓度一直在变大,而盐水的凝固点是先降低后又升高; (3)药品要求在0℃以下存放,要求所选物质的熔点在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7章电磁波和现代通讯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使用蓝牙耳机接听手机来电,信号传输示意图如图,蓝牙通信的电磁波( )

A. 是蓝光

B. 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

C.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40 m/s

D. 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小

B 【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蓝牙的频率是2.4—2.48×109Hz,不在可见光的频率范围之内,所以蓝牙不可能是蓝光,故A 选项错误.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的频率为0.8—0.9×109Hz,蓝牙的频率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的频率要高,根据公式C=λf可知,电磁波的速度一定,所以电磁波的频率越高,波长越短.故蓝牙通信的电磁波波长比手机通信的电磁波短,故B 选项正确.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为3×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日晷是通过观察直杆在阳光下影子的方位和长短来确定时间,其中影子的形成可以用光的_____来解释.烟花在空中所形成的五彩缤纷的色光是由红、_____、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直线传播 绿 【解析】(1)影子的形成属于光的直线传播. (2)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null

关于光现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任何物体都能辐射出紫外线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

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灭菌

D.验钞机是利用了红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来检验钞票真伪的

C 【解析】 试题分析:(1)一切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贯穿云雾的能力较强;紫外线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佝偻病,但过量照射紫外线对人体有害; (2)色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析】 A、一切物体都能发出红外线,故A错误; B、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组合而成的,故B错误; C、医院、饭店经常利用紫外线灯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A.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稀”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D 【解析】A. 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A错误; B. 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体的冰晶,故B错误; C. 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C错误; D. 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简答题

如图所示,刚从水中出来的人,为什么觉得冷?如果有风吹来,他会感觉更冷,为什么?

因为人出水后,身上的水蒸发吸热,使人体的温度下降,所以他会觉得冷;有风吹来时,空气的流速加快,使水的蒸发加快,吸收更多的热量,他会觉得更冷。 【解析】体表水分蒸发吸热,具有制冷降温的作用,所以感到冷。有风吹来,加快蒸发,所以感到更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第20章 电与磁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如图所示,实验时,控制磁场方向相同,改变导体ab的运动方向。

步骤一: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

步骤二: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______ ,这是因为______ 。

步骤三: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

综合上面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是______ 。

不偏转 开关没有闭合 不偏转 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 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解析】(1)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甲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偏转,因为开关没有闭合;(2)导体竖直上下运动,如图乙所示,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因为导体没有作切割磁感线运动;(3)导体水平左右运动,如图丙所示,电流计指针偏转,电路中有电流产生;由此可得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单元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质量是21.6 g的蜡块体积是24 cm3,蜡块的密度是______㎏/m3,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是______㎏/m3。

0.9×103 见解析 【解析】.ρ==0.9g/cm3=0.9×103kg/m3,密度是物体的一种特性,其大小与物体的体积和质量没有关系.所以将这蜡块切掉一半,剩下半块蜡的密度仍然是0.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