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13?武汉模拟)在用焦距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
缩小
缩小
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时
完整的像
完整的像
(选填“完整的像”、“一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
前面
前面
(选填“前面”或“后面”).
(4)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如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接着他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B,观察实验现象,他发现像B比像A变大了.
①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f′>f
f′>f

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蜡烛应向
移动.
③由实验可知:当用变焦照相机拍照时,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
些.
分析:(1)光屏上能承接到的像是实像.凸透镜成实像时,当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像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物体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物体的实像;
如果凸透镜的口径大,透过的光多,像就亮;口径小,透过的光少,像就暗;
(3)近视眼是晶状体变厚,晶状体对光线的会聚能力增强,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戴凹透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像呈在视网膜上.
(4)①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物距:2f>U>f,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时,根据物距和像距提供的数据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组确定两个透镜的焦距的大小.
②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减小.
③变焦的照相机,当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虽然物距基本不变,但是由于照相机的焦距变大,物距相对减小,所以当物距相对减小时,像距也变大,像也变大.
解答:解:(1)如图,已知f=10cm,u=30cm,则u>2f,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凸透镜成实像时,所有透过透镜的光会聚到光屏上成像,当将透镜的上半部分挡住后,整个物体发出的光虽有一部分被挡住,但总会有一部分光通过下半部分凸透镜而会聚成像,因此,像与原来相同;由于透镜的一半被遮住,因此折射出的光线与原来相比减少了一半,故亮度会减弱.
(3)近视眼不戴近视眼镜,由于晶状体变厚,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给“眼睛”戴上近视眼镜,使光线发散一些,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又恢复到原来状态.
(4)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成的像都是倒立的实像.
由图可知,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A,是倒立缩小的实像,则焦距为f的凸透镜:物体离凸透镜30cm处,30cm>2f,所以,15cm>f,
即f<15cm.
当用另一个焦距为f′的凸透镜代替原来焦距为f的凸透镜并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可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但这个像B比像A变大,那么像距比原来的像距也大了;由此可知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焦距比原来凸透镜的焦距要大;
也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物距:2f>U>f,物体离凸透镜30cm处,2f′>30cm>f′,所以焦距为f′的凸透镜:30cm>f′>15cm.
所以,焦距为f′的凸透镜的焦距大于焦距为f的凸透镜.即可以判断f′与f大小关系是 f′>f.
②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变将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则增大了像距,为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就要减小物距,则蜡烛应向右(或透镜)移动
③照相机和被拍照的物体保持不变时,照相机的焦距增大时(或变长),物距相对减小,像距要增大,像会变大;
照相机的焦距减小时,物距相对增大,像距要减小,像会变小.所以如果想使被拍摄景物的像变大些,应调节相机的焦距变大些.
故答案为:(1)缩小;(2)完整地像;(3)前面;(4)①f′>f;②右;③大.
点评:(1)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两种判断方法,根据物距和像距的关系;根据物距和焦距的关系.
(2)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性质,找到物距不等式和像距不等式,解不等式组确定焦距大小.
(3)变焦的照相机在调焦时,当焦距变化时,实际的物距没有发生变化,是相对变化,学生不容易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武汉模拟)如图所示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武汉模拟)如图甲所示是一艘海事打捞船正在打捞一沉入海底的物体.打捞船将物体以0.5m/s的速度向上匀速提起,从开始打捞到全部出水,钢缆提升物体的功率P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第80s时物体全部出水,海水的密度取103kg/m3,求:
(1)物体上表面刚好到达水面时,钢缆所做的功;
(2)开始打捞时物体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被打捞的物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武汉模拟)在图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武汉模拟)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在A点用轻绳悬挂总重为G的钩码,在B点用轻绳竖直悬挂一个弹簧测力计,使杠杆保持水平; 
②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缓慢匀速上升(保持O点位置不变),在此过  程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利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两点上升的高度为h1、h2
回答下列问题:
(1)杠杆机械效率的表达式为η=
Gh1
Fh2
×100%
Gh1
Fh2
×100%
.(用已知或测量物理量符号表示)
(2)本次实验中,若提升的钩码重一定,则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
杠杆的自重
杠杆的自重

(3)若只将钩码的悬挂点由A移至C,O、B位置不变,仍将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则杠杆的机械效率将
变大
变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若弹簧测力计拉力方向一直垂直于OB杆向上拉动,则测力计示数
变小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武汉模拟)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某同学按下图所示的顺序进行实验:
(1)你觉得最合理的实验顺序是
丁甲乙丙
丁甲乙丙

(2)图乙所示的步骤中.石块部分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
等于
等于
该时刻桶中水所受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他紧接着探究漂浮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的关系,为了完成该实验,他至少还要使用
2
2
次弹簧测力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