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精英家教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为了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明显的实验效果,小明选用煤油而不用水做实验,是因为煤油具有
 
的特点.
(3)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
 
 
的同种液体.
(4)该实验装置还可以研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
 
的关系.你还需要的操作是
 

(5)这两个实验中除运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外,还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分析:(1)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产生的热量被煤油吸收,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我们直接看不到,但煤油吸收热量温度升高,本实验是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反应电流产生的热量多少(转换法);
(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温度变化越明显越好,应从煤油和水两者的物理特性进行选择;
(3)要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需要控制:不同烧瓶中液体的质量和初温度相同,流经不同导体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但导体电阻不同.
(4)调节滑动变阻器阻值,可以改变电路电流大小,因此应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5)煤油吸热多少是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多少得出的,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解答:解:
(1)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被煤油吸收,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因煤油比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比水的温度变化大,更容易看出温度的变化;
(3)为了便于比较两种电阻丝通过电流后产生热量的多少,甲乙两瓶中要装入质量相等、初温度相等的同种液体;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比较通电时间相同时,甲(或乙)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得出产生热量关系;因此应用该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通电时间一定时,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5)本实验除了控制变量法,还应用了转换法,通过温度计的示数变化多少反映煤油吸热多少.
故答案为:
(1)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2)比热容小;
(3)质量; 初温;
(4)电流大小;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比较通电时间相同时,甲(或乙)烧瓶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5)转换法.
点评:本题是一道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题,本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与转换法,理解并掌握这两种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挂在较长杠杆下面钩码缓缓上升.实验中,将杠杆拉至图中虚线位置测力计的示数F=
 
N,钩码总重G为1.0N,钩码上升高度h为0.1m,测力计移动距离s为0.3m,则杠杆的机械效率为
 
%.请写出使用该杠杆做额外功的一个原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5?云浮)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中得到的一组数据列在下表中:
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N)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m)
2.4 6.0 0.15 0.45
由这组数据可计算出:有用功W有用=
0.9
0.9
J,机械效率η=
83.3%
8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斜面的机械效率.实验时,沿斜面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木块沿斜面匀速上升.为了研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一位同学用该实验装置,先后用两木块做实验,测量并计算得到下表所示的两组数据:
次数 木块重
G/N
木块上升的高度
h/m
拉力
F/N
木块沿斜面移动距离
s/m
机械效率
η/%
1 1.0 0.10 1.0 0.20
2 2.0 0.10 2.3 0.12 72.5
(1)上表中第1次实验时有用功等于
0.1
0.1
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
50
50
%.
请写出使用该斜面做额外功的原因:
克服木块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做功
克服木块和斜面之间的摩擦力做功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所拉木块重力关系的结论.如能得出,请写出结论;如不能得出结论,请说明原因.
不能;只控制斜面的高度相同,没有控制物体和斜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
不能;只控制斜面的高度相同,没有控制物体和斜面之间的粗糙程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小红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小车的平均速度.他用刻度尺测得斜面长为S=1.2m,小车通过前一半路程S1的时间为1s,通过全程S所用的时间是1.5s.那么,小车通过后一半路程S2的平均速度是
1.2
1.2
m/s,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0.8
0.8
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