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图甲是用温度计测得某物体的温度为-10℃;按照图乙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 的.

分析 (1)温度计的读数:首先确定零上还是零下,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各代表的示数,从小数字读向大数字;
(2)从温度计的正确使用进行判断:
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温度计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要稍候一会儿,待到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 解:
(1)甲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1℃,即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液柱下方数值的绝对值大,说明此时是零下,示数为-10℃;
(2)乙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完全浸没在被测液体中,此温度计的使用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10;错误.

点评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温度计,我们要熟练掌握其使用和读数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中所装的水银一样多,但细管内径不同. 现将它们的玻璃泡同时插入同一杯热水中,那么(  )
A.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示数当然也较大
B.内径粗的水银柱升得较低,示数当然也较小
C.尽管内径不同,但水银柱升高的高度相同,示数也相同
D.内径细的水银柱升得较高,但两支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吹出不同音调的声音,音调从高到低依次是甲乙丙丁;声音的音调与物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根据图所示的实物图画出与之对应的电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如图所示,生活中的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关于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蒸笼上冒出的“白气”是液化吸热形成的
B.
湿衣服在阳光照射下可以加快衣服上的水分蒸发
C.
蜡烛燃烧会产生“烛泪”,“烛泪”的形成是晶体的熔化
D.
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逐渐散去,这种物态变化要放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1.某新型四轮沙滩卡丁车如图所示,其满载时的质量为500kg.该卡丁车满载时在水平沙滩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行驶了10min,共消耗了1.2kg的汽油,其发动机将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是25%(q汽油=4.6×107J/kg).行驶过程中卡丁车所受阻力为其总重力的0.2倍.(g=10N/kg)求:
(1)1.2kg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多少;
(2)这段时间内卡丁车发动机的机械功率是多少;
(3)卡丁车匀速行驶的速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的仪器为电流表,实验时应将它与被测量的用电器串联;在“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的光心、光屏的中心与烛焰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实验时,若物距小于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则应从光屏一侧观察像(选填“蜡烛”或“光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当蜡烛位于图中B处时,移动光屏到D处,观察到光屏上呈现清晰等大的像,则该凸透镜焦距为10.00cm;
(2)实验时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已调好,但烛焰在光屏上像的位置偏高,要想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向上(选填“上”或“下”)移动烛焰;
(3)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A处,发现屏上的像变得模糊,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适当移动,此时光屏上将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缩小”、“放大”或“等大”),此成像性质在生活中的应用是照相机.(写一个即可)
(4)在上述(3)操作的基础上,将一眼镜片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此时将光屏向右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该眼镜镜片是凹透镜,该眼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选填“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