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鸣笛后后,声音传到峭壁返回汽车时,汽车以10m/s的速度已经向远离峭壁的地方前行了3s;在这段时间内,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峭壁距离的2倍,根据速度公式求解.
解答 解:由v=$\frac{s}{t}$可得,汽车行驶的距离:
s车=v车t=10m/s×3s=3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声=v声t=340m/s×3s=1020m,
因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峭壁距离的2倍,
所以,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
s=$\frac{1}{2}$(s车+s声)=$\frac{1}{2}$(30m+1020m)=525m.
答:鸣笛时车和峭壁间的距离为525m.
点评 本题考查了回声测距离的应用,知道声音和汽车两者行驶的路程之和是鸣笛时汽车与峭壁距离的2倍是关键.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 | |
B. | 图1一根塑料绳,从上往下多捋几下,会观察到塑料绳越来越蓬松,原因是摩擦起电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 |
C. | 图2的实验中发现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吸引,说明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 |
D. | 如图3所示,将一根针插在绝缘底座上,把折成“A”字形的铝箔条水平架在针的顶端.当带电的塑料棒靠近静止的铝箔条一端时,铝箔条会旋转起来.这表明带电物体能吸引轻小物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