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随着科技进步,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

B. 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响度以及传播速度都不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

D. 中考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答案】C

【解析】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若物体不振动,则不能发出声音,故A错误;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时,由于声音的频率不变,所以音调不变,但速度与介质有关,故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音色指声音的品质,“闻其声,知其人”说的是可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是谁,故C正确;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透镜L一定是凸透镜

B. 透镜L对光线一定起发散作用

C. 光屏上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 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华将焦距f1=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上35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至如图80cm刻线处,在光屏上恰得到烛焰清晰的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像,此像是此成像规律常应用在_____选填“放大镜”、“照相机”或“幻灯机”保持蜡烛位置不变,小华用焦距为f2的凸透镜B替换凸透镜A,将凸透镜B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通过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烛焰倒立、缩小的像由此现象可以判断:凸透镜A和凸透镜B的焦距大小关系为f1______f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声音由物体的_____产生的;新“七不规范”中,“言语不喧哗”提醒大家要控制声音的_____;居民区内张贴“禁止鸣笛”的标志是从_____处减弱噪声。(选填“声源”、“传播途径中”或“人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cm.


(2)如图所示,要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调整(选填”).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12cm处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________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当烛焰逐渐远离凸透镜时,烛焰所成的实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如图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___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_,且折射角__(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价.

是否存在不足?答:__(是/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中都是非晶体的是(

A. 玻璃、萘、蜡烛 B. 冰、沥青、水银

C. 石蜡、沥青、松香 D. 冰、铁、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热夏天,小聪坐在打开空调的小汽车内发现,前挡风玻璃的_____侧上常会蒙上一层水雾(选填“内”、“外”“内外两”),水雾是由于_____形成的(填物态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将衣架悬空挂在细绳中央如图(a)所示,另一人击打衣架时,我们_____不能)听到声音,此实验说明_____能传声;将细绳两端绕在食指上,并用食指堵住双耳,如图b)所示,另一人击打衣架时,听到的声音比直接听到声音的_____更大,音色更好.对比两次实验可知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