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1)过程: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状态自由滑下,分别滑到毛巾、棉布和木板三种水平面上.在木板表面上,小车的速度减小得最慢.
(2)推理方法:若运动的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推理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逐渐逼近法.
(3)拓展:用弹簧测力计拉着轮子朝上的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三种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实验说明: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

分析 (1)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要使小车以相同的初速度在阻力不同的表面上运动,并通过小车运动的距离大小来反映阻力对小车运动的影响;
(2)根据实验可知,表面越粗糙,滑行距离最近;表面越光滑,滑行距离越远,所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不受摩擦力,即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3)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解答 解:
(1)木板的表面最光滑,阻力最小,小车的速度改变得最慢;
(2)根据实验可知,表面越粗糙,滑行距离最近;表面越光滑,滑行距离越远,所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时,小车将不受摩擦力,即将永远运动下去,即做匀速直线运动;推理过程中用到的科学方法是逐渐逼近法;
(3)小车分别滑到毛巾、棉布和木板三种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由二力平衡的知识可知,小车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拉力大小.实验说明:接触面越光滑,滑动摩擦力越小.
故答案为:(1)慢;(2)匀速直线;逐渐逼近;(3)二力平衡;光滑.

点评 本题考查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转换法和推理法,同时体会如何从实验中得出结论,以及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的思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显著,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流表A的读数是3A,流过灯L1的电流是流过灯L2的电流的2倍.问:
(1)通过灯L1、L2的电流分别是多大?
(2)两表分别应取多大的量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天然气是一种清洁燃料,昆明市部分公交车和出租车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油或汽油,天然气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四月的昆明,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扩散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海绵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在接触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甲和丙所示实验.
(4)小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5)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害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图中的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名同学开始记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有关记录数据如表: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如果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9min后,继续对水加热1min,则水的温度是99℃.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3)如图2甲图为实验时的情形.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由下到上选填“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由于操作错误,他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接触到了烧杯底.当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水沸腾时,如图2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99℃.
(4)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0℃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时间为6min.水已沸腾后,若继续对水加热,则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将不变;此时,水中的气泡与沸腾前相比,有什么不同?沸腾时,随着气泡上升其体积逐渐变大(写出一点即可).
(5)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哪些?(至少写一点)水量太多.
(6)某实验小组根据各自的数据,画出了如图3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A同学的图线,虚线表示B同学的图线,两同学的图线水平部分重合,整个过程中两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中的分析图线:两同学开始加热时,水的初温是90℃;从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两个同学实验所用的时间是不同(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A同学用来被加热的水的多少比B同学的小.(选填“大”或“小”)
(7)实验交流环节时,小明所在小组的水没有沸腾,温度计的温度始终定格在95℃,请您帮助他们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说出一个合理原因)水中有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信息传播中,属于第四次信息变革产物的是(  )
A.人类用来记录历史的书
B.人们可以用收音机收到电台播出的节目
C.利用计算机可以存储大量的声音、图片和文字
D.人们利用语言和手势来交流自己看到的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真空不能传声
B.在室内讲话比旷野响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
C.要分辨出原声和回声,障碍物必须距发声的人17米以上才行
D.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眼睛在前耳朵在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
(1)图中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2)乒乓球在实验中起什么作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使现象更易于观察?.
(3)加大力度敲音叉,根据发生的现象,你又可得出结论是:振幅越大,响度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