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一同学用“可乐瓶”做小孔成像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的半透明纸上画出蜡烛AB的像A′B′.

分析 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

解答 解: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物体上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下部;物体下部的光线通过小孔后,射到了光屏的上部,因此通过小孔后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如下图所示:

点评 本题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作图: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像,像的大小和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小孔到光屏的距离有关.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一空心铜球,已知它的体积为60cm3,质量为445g.
(1)求此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2)若空心部分充满酒精,那么此球的总质量是多大?(铜球的密度是8.9×103 kg/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1标准大气压下,保温瓶中盛有半瓶0摄氏度的水,现将温度为-10摄氏度的冰投入水中,并盖上瓶盖,将会发生的现象是:A
A.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                B.水和冰的质量都不变;
C.水的温度降低,冰的温度升高;                D.水和冰的温度都不变
理由:因为温度较低的冰块放进温度较高的水中后,要发生热传递,-10℃的冰块吸热后温度升高,由于0℃的水较多,故冰块能吸收足够的热量升温到0℃,0℃的水放热后,温度不变,由液态水凝固成0℃的冰,故水的质量减少,冰的质量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同学想测量自家小麦的密度,他发现麦粒间有空隙,若把空隙的体积也算作麦粒的体积将使密度的测量结果偏小 (选填“大”或c“小”).于是他用一个饮料瓶装满水,用测此时的天平测出总质量143g,然后又测出48g小麦并放入瓶中,擦干溢出的水,再测此时的总质量为151g.则所测小麦的体积为40cm3,由此可以算出小麦的密度为1.2×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如果声源每分钟振动1200次,那么它的频率是20Hz.上课时,老是单凭声音也能识别是谁在说话,这是由于讲话时每个人的音色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学习小组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甲)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在调整过程中,他们发现光屏上承接烛焰的像如图(乙)所示,则应向向上(选填“向上”或“向下”)调整光屏.调整后,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处.
(2)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的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3)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给“眼睛”戴上远视眼镜,使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远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生活现象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墨水被吸进钢笔
B.推动针筒的活塞,将药液注射到病人的肌肉中
C.茶壶盖上有小孔可以方便倒出液体
D.人类通过增大胸廓的容积来完成吸气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三坝核电站是四川拟建的首座核电站,厂址选于南充市蓬安县三坝乡境内.核电站是利用原子核裂变(填“核聚变”或“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工作的,该能源属于不可(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关于光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B.肥皂泡在阳光下呈彩色是光的反射现象
C.由于光的折射,我们感觉河水变深了
D.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是340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