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凸透镜的焦距是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会聚的点到光心的距离;在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须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以便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心,便于观察.
(2)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介于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
(3)当物体放在在焦点处或焦点内时,都不能在屏上成像.
(4)凸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像越小;
(5)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解答 解:
(1)根据焦距的定义,此时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为焦距f=60cm-45cm=15cm;要使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位于光屏中央,便于观察,须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放在同一高度上;
(2)因当物距在1倍与2倍焦距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此时只有c点符合;此成像特点适用于投影仪;
(3)当物体放在焦点之内时会成正立放大虚像,不会呈现在光屏上;
(4)物体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物体成像应在二倍焦距以外,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二倍焦距以外,成像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也就是说,物体远离透镜过程中(即物距逐渐增大),像距逐渐缩小(靠近凸透镜),所成的像也逐渐缩小;
(5)因近视眼镜即为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当将近视眼镜放在光屏与凸透镜之间时,所成的像会向后移动,只有把光屏向后移才可接收到像.
故答案为:(1)15;同一高度上;光屏的中心;(2)c;投影仪(3)蜡烛放在焦点之内;(4)小;靠近;倒立;(5)远离.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及其应用,属于基础题,难度适中.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U甲=U乙,Q甲=Q乙 | B. | U甲<U乙,Q甲>Q乙 | C. | U甲>U乙,Q甲>Q乙 | D. | U甲<U乙,Q甲<Q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对人的安全电压不能超过220V | |
B. | 小明上学时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0cm/s | |
C. | 某一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45kg | |
D. | 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红、黄、绿 | B. | 红、黄、蓝 | C. | 红、绿、蓝 | D. | 黄、绿、蓝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