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的各图,不正确的是(  )
A.
光的反射
B.
平面镜成像
C.
凸透镜作图
D.
光的折射

分析 (1)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归纳为:“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要掌握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关系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
(3)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①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③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
(4)掌握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进入玻璃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解答 解:A、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符合光的反射定律.故A正确;
B、图中根据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端点和关键点的像点,再用虚线连接各点即为物体的像,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故B正确;
C、根据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可知,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改变,而图中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发生了变化.故C不正确、符合题意;
D、图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光由空气斜射进入水中,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符合光的折射定律.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此题以选择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做光的反射光路图、折射光路图、透镜的光路图和平面镜成像相关作图,是一道综合性很强的题目,难度不大,但解答时一定要细心!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实验中:
(1)将物体A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
(2)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通过实验得到了正确的结论.

①下列各种现象中,利用了该实验结论的是A(选填字母)
A.用力压住橡皮,擦去写错的字
B.移动很重的石块时,在地上铺设滚木
C.汽车在结冰的路面行驶时,在车轮上缠绕铁链
②甲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1,乙图中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2,实验过程中v1和v2的大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选填字母)
A.v1一定大于v2 B.v1一定小于v2
C.v1一定等于v2 D.v1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v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  )
A.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B.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
C.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D.向上移动玻璃管,管口不出水银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为践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马鞍山市城区安装了公共自行才网点,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骑自行车.某市民在停止蹬车后,行驶在水平路面上的自行车仍能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这是因为自行车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中,需要放热的是(  )
A.
   干冰变小
B.
   干手机将手烘干
C.
   树叶上的霜
D.
   冰雪消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小明同学想用压强计区分没有标签的清水和盐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a所示的情景,出现这种情况时,应该怎样调节?B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c和d所示.他发现图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d在杯子中盛的是盐水.你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可靠的(填“可靠”或“不可靠”),理由是没有控制金属盒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
(3)实验过程中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距液面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液体相同时,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同学要测量一个额定电压是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已经画出了实验电路图

(1)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
(2)在闭合开关前,应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最左 (选填“左”或“右”)端.该同学在开关闭合后,发现电压表、电流表均有示数,但小灯泡不亮,经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各元件完好,为了能使小灯泡发光,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C
A.更换一相同规格的小灯泡    B.检查电路是否断路     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观察小灯泡是否发光
(3)然后正常进行实验,有关记录在如表:
实验次数123
电压(V)2.201.502.50
电流(A)0.220.16
①该同学观察到灯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暗,第三次比第一次更亮.你认为,根据他观察的现象和实验数据分析,可得出一些什么结论呢?灯泡的亮暗决定于灯泡的实际功率(写出一条即可).
②由于粗心大意,该同学没有记录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于是他根据第一次实验数据计算出灯泡电阻R=$\frac{U}{I}$=$\frac{(2.2V)^{2}}{0.22A}$=10Ω,再计算出灯泡两端电压为2.5V时的功率P=$\frac{{U}^{2}}{R}$=$\frac{(2.5V)^{2}}{10Ω}$=0.625W.则灯泡的额定功率<0.625W(选填“>”、“=”或“<”),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4)该同学在实验中进行了3次实验(测量),下列实验中也都采用了多次实验(测量),其中与本实验中多次实验的目的不同的是C.
A.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改变钩码的质量进行多次实验
B.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进行多次实验
C.测量课本的长度时,进行多次测量
D.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时,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某同学要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他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质量已知)、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停表.
(2)他将实验过程中测量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摆长有关,该实验所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完成后,该同学用质量为20g和50g两个小铁球,分别制做成摆成为80cm和100cm的两个单摆,根据上面实验结论可推测,这两个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应分别是1.8s和2.0s.
实验次数摆幅(cm)小球质量(g)摆长(cm)时间(s)
11030801.8
21040801.8
31540801.8
4154010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几种做法中,符合安全用电常识的是(  )
A.用湿手插电源插头
B.多个大功率用电器同时使用一个插座
C.电冰箱外壳接地
D.用铁丝代替保险丝接在家庭电路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