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放在斜面上正向下滚动的质地均匀的小球受到重力的示意图如图7-1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9. 小张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根据物体受平衡力时总保持 状态或状态,作出了如下猜想:二力平衡时,二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他找来下列器材:细线、钩码、铁质物块、木质物块、两个滑轮、桌子。在做实验时他应将 (填“铁质”或“木质”) 物块放在 (填“粗糙”或“光滑”) 的水平桌面上。
(2) 如图7-28所示,他将细线系在物块两端后,用手按住物块,并在细线下端挂上等质量的钩码,然后放开手,观察到物块 ,向两端增加等质量的钩码后发现物块仍(填“静止”或“运动”) 。
(3) 保持钩码质量相等,把物块扭转一个角度,使拉力F1和F2不在同一直线上,松手后观察到物块发生转动。当物块重新恢复到原来静止状态时,拉力F1、F2作用在同一直线 上。由此小张得到: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3. 阅读并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 缩小的实像,如图6-40所示;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 cm。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使用计算机,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昏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25 cm。
(1) 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 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 获得清晰的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 使像变得清晰。
(3) 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填以图6-40下选项) 。
A. 0〜10 cm B. 10 cm〜25 cm C. 10 cm〜极远处 D. 0〜25 cm
(4) 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咸宁卷)物理(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6分)在测量未知电阻Rx(阻值约为150Ω)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电源(电压3V)、滑动变阻器R(0~50Ω)、电阻箱R0(0~9999Ω)、电流表(0~0.6A)、电压表(0~3V)、开关及导线若干。
(1)小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根据实验器材数据可粗略估算通过电流表的电流大小,则最大电流是 A,最小电流是 A,你认为小华 (选填“能”或“不能”)准确测出Rx阻值。
(2)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进行测量,正确连接电路后,小明先将开关S拨至 ,调节变阻器的滑片至某一位置,记下此时电压表的示数U1;再将开关S拨至另一位置,调节 ,使电压表的示数恰好为U1,记下电阻箱的示数为R′,则未知电阻Rx的测量值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6. 物体在月球表面所受重力约为地球表面上所受重力的1/6,质量为60 kg的宇航员在地球上的重力是 N。宇航员飞上月球后的质量是 kg ,重力是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6. (—题多解题) 一起重机的钢丝绳最多能承受2.94×104 N的拉力,它能一次吊起0.32 m3 的钢材吗?(取 g=l0N/kg ,ρ钢=7.9×103 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6. 当物距变化时,眼睛的睫状肌会改变晶状体的弯曲程度,使物体的像总能落在视网膜上。当晶状体变得最 时,眼睛能看清最远点。在距眼25 cm时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最清楚,因此把25 cm的距离叫做正常眼睛的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8.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时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彼此接触的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
C.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D. 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