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
(1)实验器材:刻度尺、蜡烛、凸透镜、光屏;
(2)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需将三者中心调至同一高度并在同一直线上.
正确调整后,不断改变蜡烛到凸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的数据如表:
实验序号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cm光屏上的像到凸透镜的距离/cm
14013.3
23015
32020
41530
510光屏上没有像
68光屏上没有像
结论:
(1)当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增大,像距变小.
(2)如图所示,光屏应移至C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观察火焰经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4)某同学移动光屏时,看到在光屏上承接到很远处景物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光屏落在很接近凸透镜焦点上.可以用此方法近似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分析 (1)凸透镜成实像时,具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
(2)根据u=2f=20cm成倒立等大实像求得焦距,物距2f>u>f,像距u>2f;
(3)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
(4)当物距很大时,射向凸透镜的光可近似看做平行光,将会聚于焦点.

解答 解:(1)由表格中数据知,物距增大时,像距变小;
(2)由u=2f=20cm成倒立等大实像,可得f=10cm,如图乙所示,物距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像距u>2f;因此光屏应移至C区域才能找到清晰的像.
(3)当凸透镜所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时,物像同侧,因此人眼应透过凸透镜向左观察.
(4)很远处景物射向凸透镜的光可近似看做平行光,所以此时像很接近凸透镜的焦点,像距接近焦距,可以用此方法近似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故答案为:(1)变小;(2)C;(3)左;(4)焦;焦距.

点评 (1)能够根据“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判断出凸透镜的焦距是解题的关键;
(2)熟练掌握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础.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小彬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将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1短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6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选填“A”或“B”)移动,记录此时各表的示数.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15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无法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8V.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
15
2100.18
3150.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某学校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做了一个探究性实验,电路中B是一个黑箱,内部连接了一个电学元件,图中的电压表与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下表是该小组所测得的实验数据,但由于一个疏忽,将电路中的两个电压表误写成U1和U2,没有与电路中的V和V?对应起来.他们利用图乙坐标纸,作了适当的图线,并成功地完成了探究实验.
I (A)0.120.210.290.340.420.470.50
U1 (V)0.200.400.600.801.201.602.00
U2(V)4.203.552.952.501.701.050.50
(1)实验小组已经在坐标纸中正确地标出了数据点,请你在上述基础上完成电学元件B的U-I图并作好标记“B”(允许在坐标纸上作多个图进行研究,但必须明确标示出哪个图是“B”);

(2)黑箱B中的电学元件最有可能是A
A.小灯炮                   B.定值电阻
(3)实验时实验小组的同学意外发现:“当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时,电压表读数之和减小.”他们产生了疑问,在老师的引导下,知道了用久了的普通电池内部有不可忽略的电阻,可将它看着是一个理想电源(电压U0恒定,电阻为0Ω)与一个电阻r的串联(如图丙所示),上述实验电路中电源电压为5 V,电源内阻为5Ω.
(4)上述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阻值调整为1Ω时,黑箱B消耗的电功率约为1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听到声音逐渐变小,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罩内,听到声音又逐渐变大,这个现象说明(  )
A.空气阻断了声音的传播B.玻璃罩阻断了声音的传播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D.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请填上合适的单位及数字
(1)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速度为90km/h;
(2)一个中学生的身高为156cm;
(3)20m/s=72km/h;
(4)0.56m=5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2.5 微米是指(  )
A.2.5×10-6 mB.2.5×10-4 mC.2.5×10-3 mD.2.5×10-9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探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5A”字样,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接入20Ω的电阻时,电压表的示数始终无法达到2.5V,其原因可能是(  )
A.20Ω的电阻阻值太大B.电源电压4.5V太低
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D.控制电压为2.5V太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手影
B.
小孔成像
C.
桥在水中的倒影
D.
直的花径“错位”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初中物理课本的重力约为20N
B.人体感受到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37℃
C.普通筷子的长度约为25cm
D.教室内一盏灯的功率约为10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