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之间只有斥力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C.固体分子之间只有引力D.液体具有流动性,容易被压缩

分析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
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力存在引力和斥力,分子间有间隙,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解答 解:
AC、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所以液体分子和固体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C错误;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故B正确;
D、液态物质分子间作用力比固态物质小,分子运动自由,液体具有流动性,液体分子之间的距离很小,不容易被压缩,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并能与实例现象相结合,是一道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2016年10月15、16日,交大附中分校举行了第十四届秋季田径运动会,开幕时某班的方阵中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运动员站队看齐时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道理
B.铿锵有力的口号声是通过空气传到观众耳朵的
C.看到跑道是红的、草地是绿的,是因为跑道吸收了红光,草地吸收了绿光
D.草地上有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如图所示的滑轮能(选填“能”或“不能”)省力.使用该滑轮匀速提升货物时,若货物重5N,拉力为4N,则机械效率为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小明同学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实验前,杠杆停在如图(甲)的位置,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该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
(2)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小明进行的三次实验如图(乙).根据实验,他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你认为这个结论是错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实验过程中使杠杆水平平衡的目的是便于测量力臂,同时消除杠杆重力对杠杆平衡的影响;
(3)在图乙(b)装置的左右两边各取下一个钩码后,杠杆左(选填“左”或“右”)端下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小华同学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等器材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在如图甲所示的位置上,成的像是等大的倒立的实像.分析实验成像情况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举重比赛有甲、乙、丙三个裁判,其中甲为主裁判,乙和丙为副裁判.若裁判认定杠铃已被举起,就按一下自己面前的按钮.要求主裁判和至少一个副裁判都按下自己面前的按钮时,指示杠铃被举起的灯泡L才亮.以下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成都市轨道交通管理条例(草案)》规定禁止在地铁车厢内进食,因为食物气味会弥漫整个车厢,这是扩散现象.温度越高,该现象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O点为轻质杠杆的支点,AO=OB=BC=0.2米.B处所挂小球对杠杆的拉力为F2为30牛.现在对杠杆施加一个作用力F1后,使杠杆水平平衡,求:
(1)力F1的最小值
(2)力F1大小为60牛且竖直作用在杠杆上,求F1的作用点到A点的距离LA
(3)若力F1的大小为24牛,求力F1的作用点离支点O的距离L0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在探究“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实验中,小明用了下面两组实验装置(如图甲、乙所示),根据实验数据绘出了水沸腾时的温度-时间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

(1)为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他应选择的装置是乙.
(2)请你找出丙图中哪段图象是错误的CD.
(3)若在探究“冰的熔化”实验中,小明发现冰熔化过快,应采取的操作是移去酒精灯.“水浴法“给物体加热时,烧杯中水面的高度应高(高/相平/低)于被加热物体的高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