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某实验小组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如图所示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光屏的位置,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2)小明在另一次实验时将蜡烛和凸透镜固定,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原因可能是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
(3)调整后,三者位置如图所示,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蜡烛的像,该像是倒立、缩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此时他将远视眼镜的镜片甲、乙分别放到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向左移动光屏,才能成清晰的像,两次移动光屏的距离分别为s1、s2,若s1<s2,说明镜片甲的焦距>乙的焦距(选填“>”、“<”或“=”).

分析 (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调节三者的高度,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
(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u≤f);
(3)当物距处于2倍焦距之外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远视镜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若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像会向凸透镜靠近.
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

解答 解:(1)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2)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物距小于或等于焦距(u≤f);
(3)由图知,物距为50-10=40cm,2f=2×15cm=30cm,物距大于2f,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由于远视眼镜是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将其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会使像向凸透镜靠近.
焦距越短,会聚能力越强,光屏移动的距离越长,当s1<s2时,乙的会聚能力更强,焦距更短,故甲的焦距大于乙的焦距.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光屏的中央;(2)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3)缩小; 左;>.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主要考查了有关实验器材的调节,及成像特点与物距的关系,同时考查了实验过程中有关问题的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如图a所示,一长方体木块质量为0.12kg,高为4.0cm;将木块平稳地放在水面上,静止时木块露出水面的高度为2.0cm,如图b所示,利用金属块和细线,使木块浸没水中且保持静止状态.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g取10N/kg,求:

(1)木块的密度ρ
(2)细线对木块的拉力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如图小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情况,A、B、C、分别是燃烧的蜡烛、凸透间、光屏,它们都矗立在光具座上,此时屏上出现清晰的像,A、B、C所处位置对应的标尺刻度如图.

①图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幻灯机的成像特点.(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
②小亮通过上网检阅科技资料发现,凸透镜成像规律符合公式$\frac{1}{u}$+$\frac{1}{v}$=$\frac{1}{f}$(u为物距,v为像矩,f为焦距),请你据此计算出该凸透镜的焦距f=20cm.
③取下该凸透镜,将它作为放大镜用来观察墙上地图的细微处,则该凸透镜与墙壁的距离应小于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明利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根据实验的数据绘出了   I-$\frac{1}{R}$图象,如图乙所示.分析图象可知,当导体的电阻为5Ω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0.4A,此时电阻R的功率为0.8W;当电流分别为0.25A和0.5A时,接入电路的导体的电阻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强利用U形管压强计和装有水的大烧杯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压强计是通过比较U形管液面高度差 来比较被测压强大小的.
(2)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C
A.再多加一些水   B.倒出一些水   C.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D.按压金属盒的橡皮膜
(3)小强再作图乙所示的检查.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软管或橡皮膜漏气.
(4)排除故障后,他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
(5)小强保持丙图中金属盒的位置不变,并将一杯浓盐水倒入烧杯中搅匀后,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小强得出了: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其内部的压强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的结论是否可靠?
答:不可靠.原因是:没有控制金属盒在两种液体中的深度一样.
(6)他换用其他液体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当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左右两侧液面的高度差对比不明显,则下面操作不能使两侧液面高度差对比更加明显的是③(选填序号)
①烧杯中换密度差更大的液体  ②U形管中换用密度更小的酒精 ③将U型管换成更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测得透镜与蜡烛及光屏之间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恰好得到清晰的像,由此可知这个凸透镜的焦距应该(  )
A.大于20 cmB.等于15 cm
C.大于10 cm小于20 cmD.大于10 cm小于15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8.小红站在小车里,随小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图中画出小红的受力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某同学为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定值电阻规格为“10Ω 0.5A”,滑动变阻器规格为“20Ω 1A”,电源电压恒为4.5V.请回答:
(1)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经检测发现电路中只有一处故障,该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短路(或电压表开路).
(2)故障排除后,闭合开关重新进行实验,在保证电路安全的前提下,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改变电阻R两端电压,则滑动变阻器允许接入电路的最小阻值是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