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甲、乙两物体先后从同地沿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秒时通过的路程为6米,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在如图所示的a、b、c三条图线中,乙的s-t图(  )
A.可能是图线bB.可能是图线cC.一定是图线aD.一定是图线b

分析 由甲运动时间可得到乙的运动时间,由甲、乙6s后相距2m,得到乙通过的距离,由此计算出乙的速度.根据图象得到a、b、c的速度判断即可.

解答 解:
由题,甲比乙先运动2秒,甲运动6s,所以乙运动时间t=4s,
此时甲、乙间的距离为2m,所以乙运动的路程可能是s=s+2m=6m+2m=8m,也可能是s′=s-2m=6m-2m=4m,
由v=$\frac{s}{t}$,
乙的速度可能是v=$\frac{s}{t}$=$\frac{8m}{4s}$=2m/s,也可能是v′=$\frac{s′}{t}$=$\frac{4m}{4s}$=1m/s.
由图线a,当s=8m时,t=4s,所以图线a表示的速度va=$\frac{8m}{4s}$=2m/s;
由图线b,当s=8m时,t=5.5s,所以图线b表示的速度vb=$\frac{8m}{5.5s}$≈1.45m/s;
由图线c,当s=6m时,t=6s,所以图线c表示的速度vc=$\frac{6m}{6s}$=1m/s.
由此可知,a、c都有可能是乙的s-t的图线,所以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速度的计算和s-t图象的认识和理解,要从图象中获取有用信息,正确理解甲、乙间的距离为2米是计算出乙速度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丽用酒精灯给双金属片加热,如图1所示,发现双金属片会发生弯曲.老师讲解:双金属片是由两种不同的金属贴合而成的,不同的金属随温度变化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例如:由铁片和铜片组成的双金属片,铜片的膨胀系数比铁片大,温度升高时,铜片膨胀得比铁片多,因此会弯曲.
(1)图2所示为自动调温电熨斗的电路图,虚线框中为温控部分,在未通电和低于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A和静片B上的触点接触.闭合开关S,指示灯L亮,电阻R发热.当温度达到预定温度时,双金属片A因热膨胀会向左弯曲,使电路断开.已知双金属片A由铜片和铁片贴合而成,则双金属片A的左片应是铁片.
(2)调节调温旋钮C,使静片B上的触点向左移动,调温电熨斗的预定温度将变高.(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3)请结合生活实际,列举一个应用双金属片的实例电饭锅的温控开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关于滑动变阻器作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可以保护电路
B.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C.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定值电阻的阻值
D.滑动变阻器可以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同学们在测量某矿石的密度时,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
A.将小矿石用细线系好后慢慢地放入量筒中并记下总的体积;
B.把游码放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上的螺母,使横梁平衡;
C.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D.将小矿石放在左盘上,在右盘中增加砝码并移动游码直至横梁平衡;
E.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并记下水的体积.

(1)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CBDEA(填字母序号).
(2)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右边的平衡螺母向左调(填“左”或“右”).
(3)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小矿石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矿石的质量为57.1g,量筒量出小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则小矿石的体积为20cm3.由此可知,小矿石的密度ρ=2.855×103kg/m3.          
(4)实验中,小刚同学不小心把量筒打破了,他利用烧杯和天平按图所示步骤也测出了石块的体积. 小刚测出的密度值会比真实值偏小(选填“偏大”或“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所示,闭合电键S,向右移动滑片P,保持不变的是(  )
A.电流表A的示数
B.电压表V1的示数
C.电压表V2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乘积
D.电压表V1示数与电流表A示数的比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完成光路图.

(1)将图(1)中的反射光线补画完整,并标出入射角α.
(2)将图(2)中的折射光线补画完整.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出图(3)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美丽的极光一般呈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这些形状有时稳定有时作连续性变化.它们有着五颜六色的光辉,像飘舞的彩带,又像万里长虹.在大约离磁极25°~30°的范围内会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被称为极光区或者极光椭圆带.其实极光是地球周围的一种大规模放电的过程,极光产生的条件有三个:大气、磁场、高能带电粒子.这三者缺一不可.极光不只在地球上出现,太阳系内的其他一些具有磁场的行星上也有极光.
一种理论认为极光是太阳与大气层合作表演出来的作品.在太阳创造的诸如光和热等形式的能量中,有一种能量被称为“太阳风”.太阳风是太阳喷射出的带电粒子,是一束可以覆盖地球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属于等离子态.太阳风在地球上空环绕地球流动,以大约每秒400公里的速度撞击地球磁场.地球磁场形如漏斗,尖端对着地球的南北两个磁极,由于地磁场的作用,太阳发出的带电粒子沿着地磁场这个“漏斗”沉降,进入地球的两极地区.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在南极地区形成的叫南极光,在北极地区形成的叫北极光.人们看到的极光,主要是带电粒子流中的电子造成的.而且,极光的颜色和强度也取决于沉降的带电粒子的能量和数量.用一个形象比喻,可以说极光活动就像磁层(地磁场分布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裹着,形成一个棒槌状的胶体,它的科学名称叫做磁层.)活动的实况电视画面.沉降带电粒子为电视机的电子束,地球大气为电视屏幕,地球磁场为电子束的导向磁场.科学家从这个天然大电视中得到磁层以及日地空间电磁活动的大量信息.在极光发生时,极光的显示和运动是由于带电粒子流受到磁层中电场和磁场变化的调制造成的.
根据以上短文,请回答以下问题:
(1)没有高能带电粒子,人们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极光现象.
(2)太阳风在地球的两极地区轰击高层大气从而形成了五颜六色的极光.
(3)依据短文中的信息,你认为地球上的极光很难(选填“容易”或“很难”)在赤道附近出现,其主要理由是地球赤道处的磁场太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要使如图的杠杆能保持水平平衡,可采取的做法是(  )
A.支点两端各减少一个钩码B.支点两边钩码下方各增加一个钩码
C.支点左边钩码下方增加一个钩码D.支点左边减少一个钩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是近视眼,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是凹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