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1)小宇的妈妈喜欢在家中养花,为了使客厅里花盆中的花能茁壮成长,小宇想让室外太阳光照射到盆中花上的B处,如图1,请你在图中把光路补充完整并过A点画出放置的平面镜.
(2)如图2所示,A、B是镜前一点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M反射后的两条反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点光源S和像点S′的位置,并完成反射光路图.

分析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首先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射光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确定法线,作法线的垂线即镜面的位置.
(2)本题有两种作法:
第一种作法: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作出反光点的像点S′,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发光点S的位置,补出入射光线.
第二种作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入射光线,交点即为发光点的位置.

解答 解:(1)连接AB,此线即为反射光线,然后作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再作一条线段与法线垂直,该线段的位置即为镜子的位置.
如下图:

(2)第一种作法:先将两条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像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并联接S与两个反射点画出入射光线,如图所示:

第二种作法:分别过反射点垂直镜面作出法线,画出两条入射光线,两条入射光线的交点S即为发光点的位置,再通过平面镜作出S的对称点S′,即为像的位置,如图所示:

点评 (1)光的反射定律不仅要记熟内容,还要会灵活应用,会由入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或由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
(2)本题用到了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反向延长过像点、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提供了两种解题思路:先将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作像点后由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发光点或先根据光的反射作出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对称性作出像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热机的效率高,在做功同样多的情况下,就能消耗更少的燃料,从而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下列措施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①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②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③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④尽量减少热机的工作时间.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器材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a、b为长度一样的镍铬合金丝,b比a的横截面积大.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灯泡越亮,表示接入的合金丝电阻越大
B.利用此装置只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的关系
C.利用此装置能探究导体电阻大小和横截面积、长度的关系
D.为了准确比较电阻,需要再接入一个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单位换算:
2.4A=2.4×103mA;
105V=102kV;
25kΩ=2.5×10-2M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B.正常人步行的速度约10m/s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80cm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15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求:
(1)电源电压是多少?
(2)闭合开关S1、S2时,电压表的示数是多少?
(3)只闭合开关S1时,L1两端的电压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小明作出了如下猜想:导体的电阻可能与①导体的长度有关、②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③导体的材料有关.实验室提供了4根电阻丝,其规格、材料如下表所示.
编号材料长度/m横截面积/mm2
A镍铬合金0.50.5
B镍铬合金1.00.5
C镍铬合金0.51.0
D锰铜合金0.50.5
(1)按照图所示“探究影响导体电阻大小因素”的实验电路,在M、N之间分别接上不同的导体,则通过观察电流表示数来比较导体电阻的大小,这种研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①,应该选用编号AB两根电阻丝分别接入电路进行实验.
(3)分别将A和D两电阻丝接入图M、N两点间,电流表示数不相同,由此,初步得到的结论是:当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电阻跟材料有关.
(4)要进一步研究导体材料的导电性能,就需要测量导体的电阻,小明的实验方案和操作过程均正确,两表的连接和示数如图所示.但通过观察发现电流表指针偏转过小,这样会导致实验误差偏大,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是换用小量程进行实验.
(5)若实验中要继续探究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需要选择同一根电阻丝,改变温度进行探究,整个过程用到的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写出一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朝相同的终点做直线运动.甲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2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3m/s;乙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2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3m/s.则先达到终点的是哪个(  )
A.B.C.同时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静止
B.小车司机驾车时系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
C.如果要使一个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
D.自行车停止蹬踏后,仍继续前行,是因为人和车都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