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8.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立即停止
B.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身体,是因为听诊器能放大声音
C.人们听不到次声,是因为次声的振动幅度太小
D.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分析 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
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但次声波的频率低于20Hz.

解答 解: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继续传播出去,所以振动停止后,声音不会立即消失,符合题意;
B、听诊器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声音在管内空气中集中传播,减小声音的分散,从而可以听到更清楚的声音,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是否有病症,不符合题意;
C、次声波的频率较低,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不能听到次声,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传播介质有关,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无关,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 此题是一道多知识问题,解决此类问题要根据相关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要有理有据,不可盲目乱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硬纸板是由E、F两块粘接起来而且可以绕接缝ON转动,ON垂直于镜面M,此时硬纸板E、F在同一平面内.
(1)小红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E射向镜面的O点,在F平面内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实验中使用可转动的硬纸板,它的作用是探究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共面;
(3)保持入射光的位置不变,如果硬纸板F绕O点向后转动,如图乙所示,在F平面内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的位置不发生(选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4)在上面的实验中,如果让光逆着反射光的方向射向镜面,那么,它被发射后就会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的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所示,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提供的实验器材有:长为1.2m的木板(底端有挡板)、长为15cm的小车、秒表、长方体木块.(注意:无刻度尺)
(1)实验时直保持斜面的倾角不能太大,这是为了减小测量时间时造成的误差.
(2)斜面倾角不变时,小车由静止释放,小车通过的路程越长,小车下滑到挡板时的速度就会越大(填“大”或“小”),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就会越大(填“大”或“小”).
(3)测量平均速度的原理是v=$\frac{s}{t}$.
(4)若保持斜面倾角不变,利用本实验提供的器材最多可测出7组小车由静止释放到撞击挡板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过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氢氧化钠在水中溶解,温度升高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高温的水蒸气把锅盖顶起D.硝酸铵在水中溶解,温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是(  )
A.2.7米=2.7×1000毫米=2700毫米B.2.7米=2.7米×1000=2700毫米
C.2.7米=2.7米×1000毫米=2700毫米D.2.7米=2.7×1000=2700毫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如图所示,把标有“12V 12W”的灯L1和“12V 6W”的灯L2串联起来接在电源电压为12V的电路中,正确的说法是(  )
A.通过L1、L2的电流不相等
B.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2灯较亮
C.L1、L2两灯均不能正常发光,但L1灯较亮
D.把电源电压提高到24V,L1、L2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桶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我们观察到桶变扁了.产生此现象是因为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此现象还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7.图钉的“尖”做的很尖,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从而增大对墙壁的压强;而图钉的“帽”又要做得较大,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对手的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10m3的冰完全融化成后,求水的质量和体积.(ρ=0.9×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