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当t=1s时,物体处于状态,此时受到的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N.当t=3s时,物体做运动.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N;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小华物理学习小组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
(1)实验过程中,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块做运动,这样做便于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观察图甲、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 , 由此可知:在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观察图甲、丙,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3 , 说明: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小华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跟接触面的面积有关.于是,他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用剩下的部分继续进行实验,测得的滑动摩擦力变小.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她的探究过程存在的问题是 . 正确的做法是:小华将木块沿竖直方向切去一部分后,只要将 , 就可以进行实验并得出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喝水时,偶然发现透过水面看不见玻璃水杯外侧的手指,他感到很惊奇;玻璃和水都是透明物质,为什么光却不能透过呢?小明决定找出原因,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
根据光经过的路径,首先想到了这种现象与光的折射有关,为此他根据光从水中射向空气的光路进行了推测,如下图,光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人射角,当入射角逐渐增大时,折射角也逐渐增大,那么,当人射角增大到某一值时,会不会…
(1)小明的推测是 。
(2)小明为了验证自己的推测,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逐渐增大激光笔射向水面的入射角的角度,当增大到某一角度时,小明观察到 ,证实了自己的推测。
(3)当光从空气射向水中时,也会出现“看不见”的现象吗?说出你的观点并解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夏天自来水管外壁“冒汗”是液化现象
B. 物体的温度高,是因为它具有较多的热量
C. 酷暑在地面上洒水会感到凉快,是利用了升华吸热
D. 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属于凝华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超超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探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实验用到的电阻阻值分别为5Ω、10Ω、15Ω、20Ω、25Ω。
(1)请根据图甲所示电路图将图乙所示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滑片左滑,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导线不允许交叉)。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______ (选填“A”或“B”)端。
(2)滑动变阻器在本实验中的作用是①______②______。
(3)实验中多次改变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得到如图丙所示的电流I随电阻R变化的图像。
①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上述实验中,超超用5Ω的电阻做完实验后,接下来的操作是,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_________V时,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4)若电流表的示数突然变为0,而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经检查,电表和导线无故障,则出现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上实验中所用到物理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_,下列实验中也用到了该方法的是_____ (填字母)
A.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B.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C.测液体的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一种运动自行车的计数系统,它主要由一块安装于车把上的“码表”、一个安装在车轮支架上的“感应器”、一个安装在车轮辐条上的“小磁铁”组成。骑行时,车轮辐条上小磁铁随车轮转动,每经过感应器一次,感应器就会产生一个电信号,这一电信号通过导线传导至码表后,码表即可进行记录并显示出来。这种计数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运用了以下哪一实验的原理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S闭合后,L1、L2均能发光。过了一会儿,两灯都不发光,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均为零,则可能发生的故障是
A. Ll短路 B. L1开路 C. L2短路 D. L2开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热爱科学的小华从舅舅那得到一个新年礼物,一个制作精美的透镜,爱不释手的她不舍得用手摸,她拿起透镜,伸直手臂,透过透镜观察到远处景物的倒立缩小的像,“哦!我知道了,这是一个_______(凸/凹)透镜!”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想法,还可以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